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科技赋能为乡村振兴“铺路架桥”

发表时间:2023-10-17 17:37 信息来源:文明威楚  作者: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 毕馨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人才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坚持“科技赋能、智志双扶、协同聚力、精准服务”的工作原则,集聚更多高端人才、智力资源转化为科技资源下沉到一线,为乡村振兴“铺路架桥”。

——推行“科技+学会”模式,培强产业兴旺动力。充分发挥省、州科协学术交流会等交流平台作用,整合政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学会和种植大户的力量,从自身做强、服务做优上下功夫,采取联盟结对、滚动发展的方式,通过扩大规模、会企联合等手段,逐步做大做强魔芋、核桃、特色水果、中草药、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提升惠农本领。依托“科技入楚”论坛,邀请黄璐琦、侯惠民院士和朱兆云老师等一批专家学者对楚雄的中医药产业、高原特色产业等8个课题进行专题学术讨论,着力破解制约楚雄市高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农技协”作用,积极对接全国、全省优秀农技协优势,积极解决楚雄市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推行“科技+平台”模式,筑牢助力提质阵地。一是用好科技专家服务乡村振兴信息平台。以各乡镇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楚雄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围绕现有硬件基础送设施、抓内涵;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送专家、抓技术;围绕科学素质提升送典型、抓科普。围绕”三个总体帮扶目标,选派科技专家指导乡镇打造“一乡(镇)一主导产业、一村一骨干产业、一户一增收项目”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工程提供充足动力。二是用活农技协助力乡村振兴平台。探索、推广“协会+龙头企业+互联网”、“协会+合作社+企业+示范基地+互联网+党支部”、“协会+公司+示范基地”、“协会+合作社+示范基地”、“协会+示范基地”、“协会+合作社+公司+示范基地+互联网”等协会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和“党组织+农技协”“农技协+党员”党建引领创业增收模式,两年累计投入资金276.1万元,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27个,发展“公司企业带动协会” 32个,“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互联网”15个。目前,全市有中草药种植协会5个,种植面积达4万亩,产值达6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有经济林果种植协会44个,种植面积达73.6万亩,产值达1.8亿,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有魔芋种植协会9个,种植面积10万亩,产值达4亿,带动户均增收1.2万元;有彝绣协会4个,专业绣娘1571人,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三是用实基层科普项目建设平台。投入各级科普项目资金150余万元,集中打造了紫溪科普小镇、云龙科普小镇、紫金冬桃协会、猕猴桃种植协会、兴蕴枇杷协会等一批科普示范点,不断增强基层一线科普服务能力。四是用足科技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三长”专业优势,聚力培育“小病自己医”的农民科技志愿服务队伍48支,利用“土专家”、“田秀才”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常年定期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新科技推广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智力帮扶。

——推行“科技+工作站”模式,创新引才用才机制。围绕以科技进步推动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产业基地+企业”的发展模式,邀请进站院士专家深入产业基地、科研一线,围绕楚雄市农业产业现代化,定期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科技研讨,帮助基层人才快速提升农业实用技术,及时跟进科研动态,有力提高本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按照“建设一个工作站, 形成一支团队,培养带动一批人才,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制定《楚雄市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培育了李应清、杨宗德、袁菊芝、李光林、王兴平、李红运、董洪元等一批“威楚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威楚名匠”、“威楚农村拔尖乡土人才”,建成兴蕴枇杷、彝运猕猴桃、紫溪板凳山中草药、彝山红梨等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7个,引进专家43人,建成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48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实现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推行“科技+展台”模式,打造文化振兴舞台。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18只,科普宣传文艺队10支,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大篷车六进”等活动,广泛开展以“守望科学的天空”“崇尚科学 反对封建愚昧”“科技成就梦想 绿色点亮生活”“启智”等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10000余场次,发放科普资料14.8万份(册),通过广场应急宣传、健康义诊咨询、科普教育基地体验,让科普改变生活的理念深入各民族群众心中。建成标准化科普长廊1个、科普馆4个、科普e站35个、科普宣传栏154个、科普角186处,将村民需求的科学知识送到家门口,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