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深化机制改革 激发水利高质量发展活力

发表时间:2025-11-12 08:37 信息来源:楚雄市委编办 楚雄州委编办  作者:徐天菊 顾松艳 周祺祺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紧抓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水务系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动机构、职能、编制与发展任务精准匹配,有效破解了“水库管护散、机构职能杂、服务效能弱”等瓶颈问题,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扎实推进物业化改革,构建“专业管护+多元保障”新格局。紧扣水务改革相关要求,及时启动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印发《楚雄市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聚焦管理标准化、信息化、透明化,管护专业化、规范化,工程管护精细化“六化”目标,打造全链条管护体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模式,将小(一)型水库巡查检查、维修养护、安全监测等9项重点任务交由市水投公司管理,2025年2月启动改革以来,全市6个水库管理处均与水投公司签约,15件小(一)型水库通过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实现专业化管护,14个有水库的乡镇(街道)均完成合同签订,7个乡镇启动实质性管护。

——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打造“职能清晰+效能提升”新体系针对水库管理的主责单位市水务局部分职能科室任务较重的问题,及时剥离水政水资源、政策法规等职能,单独设立水政水资源科(加挂政策法规科牌子),厘清权责边界,实现“一科一责、专岗专干”,推动业务科室之间聚焦主业深耕细作,工作运行效率提升了30%以上。对功能弱化的机构进行调整优化,撤销水利勘测设计队和5个水库管理处,组建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心,为小(二)型水库提供统一规范的技术指导,有效整合了资源、提升了效能。同时,针对水利水务事业的发展需要,设立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站和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测站,在水利管理站加挂农村供水服务站牌子,将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水土保持技术服务站,通过职能优化,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质量监测的专业力量,让事业单位聚焦公益属性,服务更精准。通过改革,市水务系统事业单位从13个精简至10个。注重人员的优化调整,将专业人员调配至工程建设、质量监测等急需领域,优化精简8%的事业编制。坚持“空编补专业”导向,在2025年市水务局提出的进人计划中,优先考虑补充6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改善队伍结构。

——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精准配置+长效护航”新机制机构编制部门指导水务系统按照最新机构编制方案,厘清权责,明确职能定位,加快理顺新设立的小型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测站等日常工作,同时按计划补充专业技术人员,推动水务系统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双提升”。聚焦小型水库物业化改革后“监管执法、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重点职能,建立“职能—编制”匹配清单,指导市水务局科学分配各小(一)型水库管理处编制人员,优先保障承担水库安全巡查、物业管护考核的岗位编制,确保“事有人干、岗有编配”。同时,针对编制与职能错配、不按规定设置机构等问题开展机构编制执行专项督查,联合水务、人社、财政部门建立“改革成效联动评估机制”,将编制优化与小型水库管护质量、应急响应效率挂钩,以刚性制度约束确保机构编制优化与物业化改革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