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小车间”托起民生“大幸福” 五千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发表时间:2025-11-03 10:34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作者:邹菊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从特色种植到食品加工,从家政服务到百货销售,55个遍布楚雄市乡镇街道的“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正成为激活本地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已带动超5000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025年来,楚雄市通过盘活资源、搭建平台、精准送岗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将工作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的美好愿景,探索出一条就近就地就业的“楚雄路径”。

——“多维服务”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了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楚雄市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在线下,依托“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就业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下沉至社区。在线上,打造的“云上幸福里”智慧就业平台,运用大数据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已累计发布岗位11.44万条,成功帮助2200余人上岗。同时,一套覆盖创业全周期的孵化体系也在加速形成。以州级创业孵化园为龙头,全市建成了13个各具特色的创业平台,累计带动就业超6550人次,为“务工车间”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政策礼包”为企业注入“强心剂”。真金白银的扶持,是“务工车间”茁壮成长的坚实后盾。楚雄市通过系统性的政策宣讲和精准滴灌,将惠企红利直接送到企业手中。今年以来,已为55家“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等市内企业核发各类就业奖补资金55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用工积极性,稳定和扩大了本地就业“蓄水池”。

——“技能培训”成为稳定就业“压舱石”。技能是就业的根本。楚雄市坚持“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深入每家车间摸排需求,建立“一企一策、一人一档”培训清单,并推动培训课堂直接进车间、到田间。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培训产业工人540余名,实现了“培训即上岗、结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推动劳动者从“有活干”向“干得好”跃升。

——从“车间”到“园区”,就业新格局正在形成。下一步,楚雄市计划在“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的成功基础上,探索推进“家门口的务工园区”建设,旨在通过“车间筑基、园区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提升就业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