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创建熟人社区(创熟)作为工作抓手,通过筑牢组织根基、拓展互动渠道、激发参与活力,有效织密党群连心、邻里互助的“熟人网络”,着力破解城市社区“邻里相见不相识”的治理难题。
楚雄市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优化城区微网格19693个,设立党员中心户7000余户,将党的领导延伸至城市治理最前沿。强化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创新建立“创熟”工作联席会及轮值制度,制定《驻楚单位党组织挂联社区安排表》等“三张清单”,明确志愿服务、项目共建等八大服务内容。压实100个党群服务站的州、市挂联责任及下沉频次要求,高效运行“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机制,推动100余家驻地单位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常态化下沉社区网格,为“创熟”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
秉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理念,楚雄市倾力打造100个集交流、议事、服务、活动于一体的“创熟”主阵地,推动服务触角直抵群众“家门口”。鹿城街道西苑社区大胆“去行政化”,将办事柜台换成温馨圆桌,阵地变身居民“会客厅”;米市街社区将服务前移至商圈党群服务站,以“面对面、零距离”模式让群众办事如串门。依托“四项机制”和前出办公机制,1509名专兼结合的网格员、微网格员、流动网格员常态化“串百家门”,累计解决居民诉求1301件,开展“五心关爱”服务3781次。同时,规范管理小区(社区)线上居民群,由微网格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群主,及时传递信息、分享生活、促进互助,让线上活跃互动有效转化为线下真实熟识,畅通了“创熟”的双向渠道,实现邻里情的“同频共振”。深夜居民群内一声“急求儿童退烧贴”,数分钟内多位邻居响应相助,正是线上“熟人圈”温暖的生动写照。
以活动为载体,以微网格为单元,精心策划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邻里互动,引导居民走出“小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累计组织2.5万余人次参与“创熟”活动207场。“夏日暖心行”通过爱心义剪、家园美容、家门互串持续升温网格情谊;“六彝妹·花有约”组织居民共耍火把、齐蹦彝迪,在特色文化中拉近距离;“花超”社区足球赛、龙舟赛则让居民在紧张热烈的组队比拼中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探索创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精心培育“小火把”青年志愿队、“缝补嬢嬢”等特色服务品牌,2025年开展志愿活动2548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培育“活动熟人”的广阔舞台,居民在包粽子、猜灯谜的欢声笑语里,在携手清洁家园、参与平安巡逻的协作中,从点头之交变为活动搭档、兴趣知己,“一面之缘”悄然转化为“经常串门”,其乐融融的氛围在社区处处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