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有关稳定和发展政策性就业岗位工作部署,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思路,采取措施,组建成立就业创业工作专班,主动作为,“市镇村组”四级联动,为城乡就业创业提供精准服务,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就业创业活力。其主要做法是:
(一)“创”字引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以整合资源为推手,依托现有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建设模式积极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加大创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搭建孵化平台,借力“互联网+就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楚雄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特色产品进行挖掘、升级和品牌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截至8月底,楚雄市持续加强创业园区建设,成功将彝人古镇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楚雄唯上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申报为创业孵化园;持续加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力度,扶持创业545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7亿元,成功带动就业1600余人;持续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给予近三年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13人,发放奖补资金39万元;持续帮扶脱贫劳动力创业,为29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一次性创业奖补资金26万元。
(二)“帮”字助推,开展“帮千企促增收”工作。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12333咨询热线等传播载体,高密度、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开展“看得懂、算得清”的宣传解读,派出企业人社服务员宣传人社惠企政策。截至8月底,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轻缴费负担2294万元,惠及2445户企业涉及职工3.16万人;为1142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694.64万元,惠及企业职工1.38万人;为4104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536.52万元;为50家企业办理社会保险缓缴业务,缓缴金额580万元。
(三)“扶”字见效,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创业。不断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市、乡、村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本着“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思路,通过设立统一标识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求职创业者提供信息查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报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截至8月底,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80个,帮扶48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700个,帮助700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认定就业帮扶车间20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118人。2022年,教育部门移交市人社局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455人,目前正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确保年度就业率达90%以上;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2人,为其发放工作生活补助及艰边津贴33万元;认定18家青年人就业见习基地,实现青年人就业见习176人,拨付见习补贴81万元;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8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16万个;对13名实现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发放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175万元、带动就业50余人;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理念,长期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各级人社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187人通过“传帮带”实现出省务工;吸引省外“爱心企业”“扶贫企业”助力楚雄市残疾人就业,鹤山市欧布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豪爵摩托等企业已招聘316名残疾人。
(四)“培”字带动,以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素质提升。截至8月底,投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资金80余万元,开展各类培训600余期,培训5.23万人次,其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3期1340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198人次,通过培训,劳动者“政府让我培训”的被动心理逐步转变为“我要培训”的积极心态。
(五)“转”字创新,抓好转移就业大输送。按照“稳总量、调结构、提质量、励返乡”工作思路,开展“大稳岗、大监测、大推送、大输送”活动,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开展“百日行动”“点对点”输送服务、“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点对点、一站式”组织转移劳动力到省外务工。截至8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3亿余元,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83万人。
(六)“优”字提质,挖掘省外优质就业岗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建立良好劳务合作关系,与“江浙沪”“厦广深”开展劳务协作交流。截至8月底,成功签订劳务合作协议17份,广泛收集省外企业优质用工信息3200条,优质就业岗位1.98万余个,精准掌握楚雄市3.2万外出务工人员情况,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权益维护、关系协调、政策解答等跟踪服务,实现“输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
(七)“增”字兼顾,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居民增收。采取“1对1”派驻联系乡镇方式,下派15名工作人员分别前往15个乡镇,助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现农民工“出得去、留得住、能发展”的目标;保障市内重点企业用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81场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推荐1300余人到晶科、宇泽两家重点企业就业。通过采取以“稳、扶、帮、扶、培、转、优、惠、增”为主的工作措施,楚雄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取得实效。截至8月底,楚雄市城镇新增就业90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4%,比上年末降低0.41个百分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95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12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