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以“规划引领全覆盖、项目扶持全覆盖、主体带动全覆盖、政策支持全覆盖、组织保障全覆盖”五个全覆盖质量为重点,通过推进“百企帮百村”、“双绑定”(即: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
(一)高位推动利益联结机制。自2018年实施行业扶贫以来,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市委、市政府成立楚雄市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联系农业农村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在市农业农村局设办公室,负责推进产业扶贫、“双绑定”工作。共落实62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9139户贫困户35284人发展核桃、烤烟、种植养殖、经济林果、魔芋等产业;8522户贫困户(残疾、举家外出务工、精神障碍、无劳力的除外)加入各类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户均从事1-2个产业增收项目;积极参与实用技术培训,户均掌握了1-2项适用技术。
(二)“双绑”机制助农增收见实效。202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楚雄市“百企帮百村”农业产业帮扶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双绑”利益联结,通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各村社区、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合同,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小魔芋变大产业。大过口乡通过推进“双绑”利益联结,“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小魔芋、大产业”。全乡通过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创建一个品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打响“高原牌、特色牌和绿色牌”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了6个魔芋初加工企业、10个魔芋专业协会、8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全乡种植魔芋12867亩,年产值达1.64亿元,带动12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魔芋2821亩,产值3600万元,进一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全乡425户种植大户走出县乡(到南华、大理等地)流转土地发展魔芋种植5580亩,年种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356户,何自亮2020年种植魔芋收入62万元,是走出县乡流转土地发展魔芋的典型示范户。目前,魔芋产业已成为山区彝族群众建成全面小康路上的“助推器”。
二是小农场带大产业。紫溪镇母掌村委会通过“公司+合作社”联农户生产模式,发展冬桃、樱桃种植销售基地,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明显。母掌村委会西霸农场,本着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积极组织周边农户发展种植冬桃、樱桃、红梨、木梨、核桃、花椒等5000余亩,并拓展销售渠道,协议保底收购,并在农场中耕管理、采收期等渠道提供就业机会,大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定向帮扶群众46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7户,每年每户在原有收入基础上可增收5000余元,长期聘用周边农户35人,每年每户经济收入增加了2万余元,每年累计聘用零工100多人,人均收入增加3000余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帮扶助农起到引领示范带头作用。
三是小枇杷成大产业。东华镇本东村委会依托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电商”的特色发展模式,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种植枇杷13000亩,带动128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发展枇杷产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出资注册了商标、建立了网上商城;开辟了网上商城、并在北京、上海、浙江、重庆、四川、贵州、福建等7个省市场,解决了农户种植销售难的后顾之忧。2019年以来,先后助农增收87万元,创造了10150个就业岗位;2020年助农增收180万元,创造15100个就业岗位。东华枇杷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残疾人就近就业,助农增收。新村镇落实“双绑定”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新村绿之源、伍德等公司,带动当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收购加工核桃、中草药、小黄姜等农特产品,成效显著;西舍路镇通过企业与村合作,发展芒果产业,八角镇通过村企合作,发展红花、坚果、沃柑等种植销售,成效十分明显;三街发展辣椒种植、苍岭发展鲜花、吕合发展蔬菜和粳稻等,都是通过“双绑定”利益联结机制,流转土地、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助农增收。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业产业合作社共有713个,其中当年新增44个;全市共培育家庭农场596个,带动8大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8500亩,“三品一标”绿色食品认证78个,申报省州“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01家;共申报省级“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51个,17个企业和产品品牌入选省级目录,楚雄市撒坝猪入选省“绿色食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目录,云南爱尔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金七制药公司获评云南省20佳创新企业;楚雄市有财茶业有限公司、楚雄市西舍路乡森龙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等8个单位24个绿色食品已上报州级审核。通过“绿色食品牌”打造和“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带动,全市202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49亿元,比上年增长46.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4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完成粮食种植57.64万亩,产量21.43万吨,完成粮食生产底线指标任务的101.55%、100.04%;种植蔬菜19.12万亩(含复种),实现产量30.9万吨、较上年增长29.7%;肉类总产量6.65万吨、比上年增长12.5%;蛋产量2146吨、比上年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