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楚雄市委编办立足实际,狠抓落实,推行“四不”工作法,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一、提高法治意识,依法登记不放松。
全面加强事业单位依法登记、依法履职意识,借助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实地核查等契机,宣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将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纳入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范畴,发挥“指挥棒”效应,强化事业单位尤其是法定代表人的法律意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确保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年度报告等公示信息真实、准确、有效,切实提高监管效能,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优化服务流程,规范审核不走样。
结合楚雄市事业单位台账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督促各事业单位认真做好登记工作,针对机构新设立、变更、注销等情况,修订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手册》,分类将办理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材料上传至QQ工作群,实行网上业务指导,不见面业务沟通,确保登记填写准确无误,提交材料完整,提交证件合法有效。同时,简化程序,精简材料,采取“线上”审核模式,实现审批过程“不见面”登记。依托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实行“马上办”、“申请事项 日日清”,通过受理、审核、复审等程序,实现了办理对象的“零跑腿”。今年以来,全市300家事业单位已完成2021年法人年度报告及网上公示工作,参检率100%,合格率100%。完成机关群团变更24家、事业单位新设立1家、事业单位变更38次、注销事业单位2家、到期换证5家。
三、突出重点管控,严格督促不打折。
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监管作用,指导督促各事业单位合法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把握关键环节,通过法人年检对法定代表人、住所、开办资金等发生变化、法人证书过期或者即将过期的,督促其及时进行变更、延期。对个别未按时完成年检的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通知,告知相关事项,指导单位及时办理并跟踪办理进度,将其列为重点管控对象。积极开展事业单位集中清理规范工作,加强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工作的指导,及时督促已撤销的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对已经注销的单位,将其法人证书、公章进行收缴,加强管控,提前干预,确保证书使用更加规范化。
四、严格程序标准,整理归档不耽误。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规定,按照“一户一档”,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将新设立、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事业单位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按卷、类、件、份认真收集、整理、装盒,确保事业单位管理档案的完整、准确,做到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编号统一、存档规范、查阅方便,切实提高归档的利用率。今年以来归档各种资料200余份,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真实、可参考、可追溯的完备资料,促进楚雄市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走向精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