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狠抓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二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1.47亿元、增长9.8%,增速居全州第5位,超额完成5%以上的“双过半”目标。

走进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电解厂,专用吊车来回穿梭,智能化机器人挥动着机械手臂,一片片阳极铜电解后通过智能化生产线蜕变成为阴极铜,厂外排列着一辆辆大货车,等待满载阴极铜后发往下游企业,平均每天有400-700吨阴极铜从这里运出。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攸骏表示,我们滇中有色的再生铜项目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建设,到6月30日项目全部建成,今年1月15日进行了第1批次的投产,截至目前投产非常顺利。我们的电解系统到6月份已经产出了超过1万吨的再生铜,整个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行非常顺利,截至6月底,我们整个投资已经完成了98%以上。

作为楚雄州境内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云南省健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等荣誉。2024年阳极铜产量首次突破20万吨,达到23万吨,硫酸产量56.45万吨,是楚雄高新区利税大户。

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创新使用高杂阳极铜电解系统,采用“原生+再生”双轨模式,在减少对原生铜矿依赖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再生铜资源保障能力与成本竞争优势,选用回转式阳极炉、RGV智能转运系统等核心设备和智能装备,能耗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有效提升。项目的建成,实现了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智能化工厂转型升级,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低碳效益和经济效益。攸骏表示,下一步的发展还是希望整个再生铜的生产制造和下游加工应用环节能够把整个产业链联动起来,最终实现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个环节都能体现精益生产,体现对成本的控制。同时也希望上中下游联动之后不断地拓展产品的附加值。

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项目,是我市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上半年,全市一二季度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8个,开工率100%,入库率83%,较去年同期入库率高21个百分点,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60.5%,较去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全市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中已开工项目9个、开工率64%,已入库项目9个、入库率64%,1-6月完成投资2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