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主要做法

发表时间:2025-07-15 08:19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专报》第20期  作者:市商务局 李玉华 钟晓艳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以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瞄准国家级试点建设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梳理城市居民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焦点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以居民养老、医疗、教育为触点,率先在市内6个社区,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完善公共设施,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基本保障类、品质提升类业态,打造便民生活圈。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便民利民的活动因子在社区生根发芽开花,走出一条便民生活圈的活动轨迹,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其主要做法是:

一、硬件便民,优化社区服务空间

(一)城市商圈“提档”升级。立足社区居民需求,以培育社区商圈为切入点,大力提升社区公益性服务和商业网点基础设施,为社区商圈发展筑牢根基。东兴社区依托丹麓小镇商业街区,投放户外健身器材、石桌石椅,实现休闲娱乐与购物消费融合;携手物业公司,在便民活动室增设自动扫描打印一体机,在小区门口安装自动冲洗汽车档泥垫,全方位完善公共设施。

(二)老旧小区“逆龄”焕新。充分发挥红色物业引领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万家坝社区对缺乏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实施改造,修复路灯、修剪绿化;北浦社区在雄安小区建成1个党群服务站、2个退管服务点,修复休闲亭子等娱乐设施,充分发挥“一室多用”功能,为居民打造舒适休闲场所;栗子园社区成功改造提升2个小区便民活动室,满足居民室内娱乐需求。

(三)农贸市场“换装”改造。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持续强化农贸市场便民利民功能。近年来,楚雄市通过招商引资,对市区部分老旧农贸市场重新规划归市,共投资600余万元完成鹿城5个社区6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实现传统农贸市场优化升级。

二、软件便民,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一)扶持多元市场主体。聚焦“一店一早”民生服务热点,积极引导并全力支持特色化、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为本土连锁企业千子言超市进社区搭建平台,提供代扣代缴、代收代发等便民服务,提高居民的便利化程度。完善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拓展城市早餐网点,丰富早餐品种,不断优化扩充现有网点功能,发展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的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不断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推动居民饮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二)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将服务“一老一小”活动作为发展便民生活圈的一项亮点工程,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积极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栗子园、东兴、学桥街等多个社区建立老年“幸福食堂”,构建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东兴社区开办老年大学,北浦社区推出“银龄课堂·幸福家园”项目,万家坝社区打造“夕阳红”舞蹈社团,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养老服务;学桥街社区打造青少年活动中心、栗子园社区开设青少年学习课堂,万家坝社区组织关爱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东兴、灵秀社区建设“充氧书吧”,打造青少年阅读学习场所。

(三)实施暖心便民服务行动。整合多个社区各方力量,共同打造“便民驿站”,为新兴领域就业群体搭建休息场所;不断开展“暖心服务”活动,提供免费茶水、免费粥食、夏日避暑、手机充电、防雨用具、红色书籍、应急药品等贴心关爱服务,构筑户外劳动者的“暖心家园”;中大街、北浦社区常态化开展红色义诊、义务理发、阳光助残等接地气的便民服务活动。

三、智慧便民,提升高效线上服务

(一)创新商业服务模式。鼓励社区店主发挥一店“多能”,引导连锁品牌入驻,通过完善功能,不断拓展“无现金支付”“24小时便利店”等“微生活”“云社区”新型服务模式,推动本土连锁超市完善远程控制系统,推广“新型便利服务”。

(二)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并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掌握老年人基本现状和需求,探索打造“居家养老智能服务平台、智慧停车、智慧食堂、智慧社区”等项目。灵秀社区引进专业养老机构,组建社区养老服务管家队伍,形成“24小时全响应线上线下服务网络”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模式;万家坝社区探索“党建+”养老模式,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应急救助等全方位服务;创新“家政进社区”模式,依托楚雄市家政公共区域品牌——“楚姐姐”,设立家政社区服务网点,提供免费理发、优惠熏蒸、推拿服务等家政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专业化的家政养老服务。

(三)推进便民服务智慧化。探索“医养融合”新路子,整合楚雄市中医医院、義延中医医院等社区医疗机构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化优质医养服务;推动社区智能阅读建设,万家坝社区打造“绿城书驿”,配备纸质图书和电子阅读设备,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辅相成,为居民提供良好阅读环境,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阅读需求。

四、创新便民,拓宽惠民生活圈

(一)创新消费场景。立足大众居民需求,依托“便民生活圈”载体,找准突破点,不断创新扩大便民利民的项目。推动商业网点和便民生活服务布局社区,不断创新促消费举措,鼓励商家“薄利多销”“让利于民”,有力促进消费升级、提振消费信心。打造“威楚云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连续两年举办“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打造“百种年货进社区”“特惠品质商品进社区”等消费场景,开展以旧换新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等便民服务活动,共吸引30.2万人次参与,现场销售累计超1000万元。联合云南省中银联、州农业银行、州农信社筹资发放消费券,截至目前发生交易9134笔,带动销售120.3万元、兑付补贴27.26万元,试点地区占比近3成。

(二)推出特色便民服务。依托“便民生活圈”载体,突出便民和服务“两个重点”,向群众需求聚焦,让城市生活圈更有“温度”。学桥街社区组建“缝补嬢嬢”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钉纽扣、裁裤边等贴心便民服务。服务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14人,从流动服务发展为固定“缝补驿站”,现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品牌。

(三)多元宣传推广。开通楚雄市便民生活圈公众号并搭建“便民生活圈地图小程序”,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威楚云耕”有效嫁接,助力楚雄市名特优产品推广,同时链接楚雄市电商协会、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及餐饮协会,方便市民通过线上小程序体验餐饮、住宿、购物等地点搜索“一键式”服务。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楚雄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从最初的6个社区5个生活圈,发展至涵盖以2个街道8个社区7个生活圈为重点的主城区便民生活圈。目前,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享受购物、餐饮、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生活服务。通过便民生活圈的打造,提升社区商业服务水平;经过线上线下融合,大型超市推出新零售模式,不断丰富特色消费活动,打造夜经济活动场景,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消费体验,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日新月异、不断出彩,让这座滇中老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