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推动民法典宣传活动走深走实,近日,楚雄市司法局携手市教体局,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织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708名师生开展了“解码民法典,护航少年行”主题预热活动,为民法典宣传月拉开精彩序幕。

——搭建沟通“暖心桥”。活动以民法典宣传短片开场,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感受这部法典如何贯穿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讲解员巧妙地将晦涩的法典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鲜活案例,围绕高空抛物、游戏充值、主播打赏、新型电信诈骗等青少年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讲解,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

短片播放结束后,讲解员结合内容与生活实际与学生互动,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结合所学知识各抒己见,展现出浓厚的学法热情。
——奏响普法“共鸣曲”。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全方位覆盖生活的每个角落。活动现场,基地讲解员向同学们发放《民法典普法读本》,生动阐释从呱呱坠地获得民事权利能力,到成长历程中的各项权益,都受民法典的坚实守护与规范。这不仅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筑起牢固的法治屏障,更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

——播撒法治“希望种”。在模拟法庭环节,两场精彩的模拟庭审将活动氛围推向顶点。民事与刑事两场庭审情景各异、亮点纷呈:民事庭审围绕"高空坠物"民事侵权纠纷展开,同学们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及诉讼代理人,在举证质证、法庭调解等环节中,深度体验民事纠纷的解决流程;刑事庭审则以未成年人涉"帮信罪"案件为背景,"公诉人"与"辩护人"的激烈辩论,证据的力量验证了法律只相信事实,每个庭审坚持严格的程序,重现了程序的正义。

庭审结束后,讲解员从诉讼目的、参与主体、举证责任等维度,深入对比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核心差异,并结合庭审案例解析程序规则。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法治实践,同学们不仅清晰掌握了两种诉讼程序的流程差异,更深刻理解了民事、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区别。此次模拟法庭教学,不仅让同学们获得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更在实践中培育了法治思维与规则意识,让同学们认识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无数人用一生守护的公平底线,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未来,楚雄市司法局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教育成果,让民法典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坚实“护身符”,照亮青春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