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总工会织密服务网构建户外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发表时间:2024-11-05 08:23 信息来源:云南网  作者:段晓宇 李昌伟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迅速发展,户外劳动者队伍日益壮大。为了更好地服务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流动性强、劳动强度高的职工群体,楚雄市总工会立足职工需求,以工会驿站建设为“切口”,不断织密覆盖基层的服务网络,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日常关怀和贴心服务,逐步将工会驿站打造为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加油站”和“暖心窝”。

楚雄市总工会在工会驿站选址上精心考量,将站点分布在商圈、工业园区、公交站点、便民服务大厅等人流密集区,确保劳动者在辛苦劳作间隙能够就近获得休息。丹麓街工会驿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里不仅配备了微波炉、饮水机、桌椅、充电器等基本设施,还为劳动者提供图书阅览、应急药物等服务。冬日来临,寒风凛冽,一些环卫工人和外卖员在驿站内加热午餐,围坐休憩,一杯热水在手,身体和内心的寒冷仿佛都被驱散了。

工会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身体的补给站,更是精神的依托。针对工作压力大、生活不稳定的户外劳动者,楚雄市总工会联合法院、律师事务所设立职工维权服务站,为有需要的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权益问题。市总工会通过“12351工会服务热线”,构建起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防火墙”。

楚雄市总工会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探索了“工会主导、合建共管、公益服务”的建设路径,与物流园区、行业协会等多方合作,推动快递行业联合工会、物流园区联合工会等组织建立,让劳动者可以便捷高效地入会,切实提升他们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在覆盖相对分散的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员等群体时,市总工会采取了“兜底”模式,通过村(社区)工会、行业工会等方式让更多劳动者能够就近入会,确保服务“不留空白”。目前,楚雄市已成立91个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吸纳了65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会覆盖率显著提升。

此外,楚雄市总工会大力推进工会驿站“双15工程”建设,投入75万元,精心打造了29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并在站点内组织政策宣讲、中医养生、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10余次,累计惠及职工3000余人。市总工会还因地制宜建设了“司机之家”“爱心妈妈屋”“快递员之家”等特色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热餐、补给等多元化服务,工会驿站逐步成为户外劳动者每天必来的“打卡地”和温暖港湾。

为进一步提升工会驿站的服务职能,通过“工会主导+职工志愿服务”的模式,工会驿站不仅仅是劳动者服务的终点,也是他们积极奉献的起点。驿站的“常客”、环卫工人便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清洁、维护的志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