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坚持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实“乡村出彩”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上半年,楚雄市168名驻村工作队员如期完成轮换,51个脱贫村、9944户重点户全部有干部结对帮扶。1-6月,新识别监测对象33户96人,系统共有监测对象1554户4855人,消除风险27户86人,未消除风险250户672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131件群众救助申请全部办结。紧盯“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下达学生资助金1879.89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00%入学、100%巩固;36种大病、慢性病患者100%救治,减免医疗费1832.26万元;610户农房抗震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竣工569户;投入405万元实施113个安全饮水项目,有效缓解旱情影响。紧盯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实施搬迁群众技能培训290人次,转移就业1159人,有劳动能力脱贫人口100%就业。


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928.5万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1个,建立和引进新型经营主体103个,培育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2114人。扶持1727户脱贫户、199户监测户养殖肉牛11768头,养殖量位居全州第3位,户均增收1.94万元。开展引导性培训25717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3万人,同比增长12.5%。继续落实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建立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专项帮扶方案。一、二季度,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0199.29元、8515.02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5.73%、58.62%,同比增长24.93%和33.63%。

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30户以上自然村总里长90公里通村硬化路已全面开工建设,新增烤烟陶瓷厚膜热源电烤房461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上半年改造公厕13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91.1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8.89%、89.18%;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3.8%。抓实典型引领示范样本。投入1226.2万元,实施马龙河乡村旅游基础配套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楚南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16个,产业发展类项目10个,已完成进度61.62%。

通过点线面统筹发力,一系列实招、硬招有力推动,全市乡村基础设施和整体面貌得到全方位提升,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