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今日楚雄 >> 正文

楚雄市探索“赛事+N”模式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5-08-14 08:17 信息来源:楚雄市政府办  作者:周志雄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在云南楚雄,一场别开生面的“鲜花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花超”)正以顶流热度席卷全国,这不仅是继贵州“村超”、江苏“苏超”之后的又一现象级乡村赛事,更是楚雄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中国火城•浪漫花都”城市IP,创新探索“赛事+N”模式,推动体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花香与汗水交织,足球与浪漫共舞,“花超”正从球场的“美丽风景”蝶变为地方的“美好经济”。

——“花超”之“新”在于“超常规”的总体思路楚雄“花超”打破了传统赛事框架,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为原则,大胆创新。

市场运作,政企共赢:摒弃“政府唱独角戏”的传统思维,确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引入贵州山呷呷集团参与策划运营,注册“花超”品牌标识,通过赛事冠名、场地广告等市场化手段创收300余万元,成功探索“政府+社会资本”的可持续共赢办赛模式,将赛事真正交还给群众和市场。

场景革命,深度融合:紧扣“花”的浪漫主题,将鲜花元素与足球赛事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绑定。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最浪漫足球场”。使用5000余朵巨型玫瑰、马缨花编织立体花海,2万余盆玫瑰、康乃馨装点场馆周边,花环编织成别致的“花球门”,并设置鲜花主题馆和网红打卡区,营造“花海足球场”的沉浸式体验。响亮提出“友谊第一、浪漫唯一”的赛事口号。

品牌打造,一花一队:创新打造“一队一花一故事”品牌体系。60余支楚雄本土参赛队伍均以鲜花命名,球员身着特色“印花球衣”,融入“花仙子”视觉符号,场边设置鲜花方阵。比赛用球巧妙融入“鲜花彝绣”纹样,确保“花”元素贯穿赛事全过程、覆盖全领域。开赛当日即吸引1.4万余名观众现场观赛,线上观看人次突破6000万。“最美花超”话题网络播放量超3亿次。

传播破圈,热度引爆:邀请央视资深解说加盟,运用方言解说(玩梗)、发起“我为村超代言”挑战赛等多元形式构建大宣传格局。抖音话题“#花超浪漫足球#”迅速占据同城热搜榜首,相关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542万次,并成功登顶抖音热榜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花超”之“益”在于“超经济”的增量叠加“花超”成功突破传统赛事单一消费模式,实现“门票经济”向“赛事经济”的跨越式升级。

“花”产业借势腾飞:依托赛事巨大流量和场景,精心设计“看花、拍花、买花、吃花、赶花街”等消费新场景,构建“看花超、踢花球、赏楚花、喝花水”的闭环体验,全方位擦亮“世界好花在云南,云南好花在楚雄”金字招牌。赛事期间,直接带动全市新增鲜花种植面积1.6万亩,花农户均增收达8500元,有效拓宽了“楚花出楚、云花出滇”的销售通道。

农特产品畅销火爆:在赛场周边设立“乡村振兴直通车”展位,实现农特产品“田间地头—赛场摊位”48小时直达。通过现场展销和“直播带货”,哀牢山火腿、野生菌等成为“爆款”。联合州内企业推出彝家坨坨肉、武定壮鸡、元谋凉鸡等非遗名菜进行现场“美食投喂”,为观众奉上舌尖与视觉的“双重盛宴”。线上线下农特产品销售额累计达1.9亿元,同比增长320%。

文旅消费全面激活:以“花超”为强力引擎引流入楚,将其与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深度融合。延伸打造“花海马拉松赛道”“鲜花足球文旅带”“星空夜经济消费带”,推出独具特色的“火花水”系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看球+篝火晚会+非遗研学”等沉浸式旅游线路,全面激活“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赛事期间单日最高吸引客流突破3万人次,酒店预订率超90%,旅客留存率高达7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

——“花超”之“美”在于“超地域”的文化相拥。“花超”成为展示多元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绝佳平台。

古彝文化璀璨呈现:将彝族文化基因深度植入赛事。以“火”为激情符号,巧妙融合球与火,将彝族传统祭火大典、万人左脚舞与足球赛事结合,开启“千年彝火+青春足球”的时空对话。彝族左脚舞化身球场啦啦队,绚丽彝族服饰、动人民族歌舞贯穿始终,万人彝迪点燃全场激情。赛事期间融入彝族跳菜、彝族时装秀等非遗展演,赛场内特设“民族文化市集”,展示彝绣、彝医药等特色文化,实现城市形象、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的完美“三重奏”。

多元民族激情碰撞: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足球爱好者,组建草根球队同场竞技。球场变身民族文化长廊,不同民族风情与传统底蕴在赛场上交融碰撞。彝族银饰刺绣球衣与现代足球服同台跨界走秀、非遗文创盲盒等广受欢迎。70余支民族文化表演团队献上了160余个各民族特色节目,使“花超”球场成为观众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魅力的盛大舞台。

国际传播魅力出圈:赛事吸引了新华社海外频道、泰国卫视等20余家海外媒体平台现场拍摄或直播。《彝绣千年》《云南花超的国际范》等系列稿件在海外广泛传播。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等7个国家的代表团前来观摩交流。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不仅参与花超友谊赛,还深入体验彝绣文创等活动,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楚雄“中国火城•浪漫花都”的城市魅力、民族风情和人文底蕴。

——“花超”之“乐”在于“超幸福”的大众体验“花超”的本质是人民的节日,其最大魅力在于广泛的参与性和纯粹的快乐。

群众主体地位凸显:始终坚持“人民赛事人民办、人民赛事为人民”的理念。参赛的70支队伍中,来自乡镇(街道)、社区的球队占比高达67%。球员涵盖教师、消防员、医生、记者、农民等30余种职业,年龄跨度从16岁到60岁。赛事全程免费开放,真正将球场还给群众,让普通百姓成为绝对主角。

草根竞技回归本真:打破专业赛事的高门槛,坚持“零门槛报名、全职业覆盖”,让足球回归泥土与市井。普通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让平凡人在聚光灯下闪耀,极大增强了赛事亲和力,引发公众共鸣。

全民服务共创荣光:“花超”的成功是全民共建共享的成果。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350余名志愿者通力协作,提供赛事引导、秩序维护等保障。200余名“花超市民代言团”成员主动担任赛事导游、花艺师。200余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队、“妈妈啦啦队”“童声合唱团”活跃在赛场内外,“人人化身东道主”,共同为这场关于幸福生活的全民狂欢增光添彩、加油助威。

当足球遇见花海,竞技体育蜕变为城市美学,传统赛事变换为全民狂欢。楚雄以“花超”为支点,撬动“一朵花”背后的百亿产业链,推动“浪漫花超”转化为“浪漫生产力”,“中国火城•浪漫花都”城市文化IP叫响全网、声动全国。“花超”还在继续,“花”与“球”的故事每一帧都在燃烧着热爱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