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在2024年高原粳稻种业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滇系种业 保障粮食安全”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滇系种业振兴、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当天,来自全国的水稻、育种专家以及行业嘉宾实地参观了云南滇系种业科创中心,现场参观了楚粳水稻、杂交粳稻、高原粳稻、大豆等新品种展示,并围绕“发展滇系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主题进行了现代种业学术交流。交流会上,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研究员陶大云作了题为《远缘杂交和分子设计选育对气候变化具有弹性的水稻品种》的主旨报告。陶大云研究员深入探讨了水稻分子育种前沿技术,分享了在水稻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袁平荣研究员作了题为《滇系种业振兴之水稻角色——云南省水稻的过去、今生和未来》的报告,并详细梳理了云南省水稻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水稻在滇系种业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展望了未来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黄伟副教授以《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玉米育种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分享的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为未来玉米品种改良提供了前沿思路。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赵自仙就《云南玉米品种供求特征》发表了主题演讲。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豆类作物团队副主任袁星星研究员作了题为《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研发进展》的报告,并展示了国家食用豆产业科技研究的前沿成果,并为食用豆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学术界的智慧,还吸引了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共同探讨种业发展前景。活动现场讨论热烈,专家们通过深入浅出的交流分享了种业产业的各项发展成果、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研究员陶大云表示:面对新时代、新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工作。第一要以楚粳育种的优势为基础,向楚粳种业系统创新做强发展,要进一步培育专用的品种,专用的品牌,俯瞰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第二要以高原粳稻这个优势为统领,带动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牧草,包括牧草良种繁育种业创新和种业振兴。最后,种业的发展,高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以种业现代化为基础,为先导。楚雄,高原粳稻种业现代化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引入远缘杂交、分子设计育种、基因诊断的快速加代这些技术,让我们的高原粳稻率先现代化,引领支撑楚雄、云南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签约仪式,楚雄市政府、富彝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楚雄彝族自治州供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天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签订了战略发展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