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2-/2022-0826001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发文日期: 2022-08-26
发布机构: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号:

楚雄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表时间:2022-08-26
字体:[    ]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初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6.44亿元,增长4.9%,差工作目标5.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2.5%)2.4个百分点、全省(3.5%)1.4个百分点,低于全州(6%)1.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6亿元,增长5.8%,差工作目标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8.12亿元,增长10.2%,差工作目标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10.16亿元,下降1.8%,差工作目标1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差工作目标9.3个百分点,居全州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7亿元,增长3.9%,差工作目标8.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下降0.2%,差工作目标3.2个百分点,居全州第6位;招商引资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7.87%,超工作目标12.87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0.69亿元,增长8.2%,差目标6.8个百分点;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440元和6906元,分别增长3.2%和5.5%。总体看,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与二季度“双过半”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但从4项民生指标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净增市场主体6045户(个体户5535户、企业492户),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0.8%,体现出各项惠企利民措施效应释放,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为下半年恢复增长奠定了基础、拓宽了空间。

(一)政策措施落实有力。全市转移就业13.62万人;发放创业贷款5874万元,失业保险、失业补助等资金1003.13万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获批中央、省预算内项目资金1.51亿元;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下达限额范围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1%;兑现2021年度稳增长奖励资金3433万元(其中市本级545万元,高新区2888万元),退减缓税费4.17亿元,12户外贸企业获外贸扶持专项资金1386.48万元;种植大春34.73万亩、蔬菜7.99万亩,肉类总产量保持在3.23万吨以上,禽蛋产量1060吨,农产品稳产保供,煤电油气供应平稳。

(二)产业建设提质增效。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晶科一期(M2)车间13条生产线、宇泽二期,龙发制药复产,植物蛋白工厂、滇中有色技改、雨生红球藻产业基地扩建、铭鼎、神威药业西南总部生产基地项目启动建设,新兴产业势头强劲。云甸成功升级化工园区,实现园区营业总收入356.38亿元,增长12.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商网络交易额增长37%;抓住跨省游开放之机,加大节庆暑期旅游新产品推广,举办火把节招商推介会、展销会、房展会等,接待游客增长44.9%,旅游总收入43.55亿元、增长20.3%。

(三)乡村振兴成效明显。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84户245人,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59个,转移就业1.71万人。实施高标准农田2.48万亩、土壤改良2.2万亩,完成9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劳务经济4大乡村产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14个、规模养殖场32个,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样板1020亩、高原粳稻育繁种基地2985亩。持续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2个,楚南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加快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23个。

(四)城市建设提质扩能。完成“三区三线”试划和滇中楚雄大学城、省级职教园区等重大项目选址论证。加快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05.87亩。投资1.28亿元启动自强路等11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云泉街、信誉街、中大街延长线改造;加快青龙河东岸滨水绿化工程建设,启动青龙河滨河景观带建设;改造老旧小区35个、棚户区改造809户;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排查自建房91037栋。常态长效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投资633.3万元的数字城市管理指挥调度服务中心一期项目建成运行,深化数字赋能城市管理。

(五)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6个国控、省控水环境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龙川江西观桥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青山嘴、九龙甸等水源地水质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3.7%,529家企业纳入固体废物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9.51%。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3个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5.62%以上。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市民生支出1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7%。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5个,“双减”政策全面落实,高考600分以上71人、一本561人。启动实施文化场所项目9个,“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医院传染病楼建成运营,市中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一老一小”事业取得进展,中彝医药传承发展。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61.07万剂。“两保”累计参保74.3万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54.85万张。深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资金3300万元、惠及12.89万人次。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顺利通过州初验考评。鹿城镇西苑社区等3个村(社区)居委会被评选推荐为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是稳增长压力大。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减,完成稳增长目标任务艰巨。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农副产品深加工和产供销一体化发展薄弱,工业支柱产业单一,消费市场复苏缓慢,外贸市场拉动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三是财政收支平衡难。收入方面,房地产、建筑业等主要税源因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企业税收优惠及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大,税收收入持续下滑;支出方面,省州要求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低于75%,“三保”及其他重点工作的资金保障压力持续加大。

三、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强化稳增长系列政策落实。抓好稳岗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2%以内;抓好项目稳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鼓励外贸企业抓机遇扩出口,推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力争全年粮食生产面积58.13万亩、产量达21.53万吨,种植蔬菜19.75万亩,生猪出栏50.2万头以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促进煤电油气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强化税源培植,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争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二)持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宇泽二三期,晶科一期、滇中有色20万吨阴极铜等项目;加快神威药业西南总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值增长20%以上。实施建筑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确保新增资质建筑业企业29户,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8%。抓好工业企业达产达效,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加快良种繁育,优质粳稻种植14.48万亩以上;加快1.11万亩高标准农田、6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9.6%。着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促进旅游市场复苏,旅游业总产值增长20%。拉动消费创新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扎实落实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15条措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

(三)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转化。充分发挥23个重点专班作用,加快在库项目转化实施。加快筹措3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推动楚雄机场、东南绕城、滇中大学城、中石坝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确保三四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00个以上;加快30户以上通村硬化道路、白衣河等169个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

(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58个村庄规划和600户农房抗震改造工程,加快实施30.42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美丽村庄3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15个以上。深入实施城市扩容提质工程,加快推进龙潭路、环城西路扩建等城市道路建设,力争打通铜鼓路、花园路等“断头路”,建设健康步道和自行车道22公里,新增停车位2800个;加快58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大力推进政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和“拿地即开工”模拟审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完善市场主体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市场环境。积极做好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招商推介工作,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5%。

(六)抓实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龙川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确保九龙甸水库省级美丽河湖成功创建,河湖长制走在全州前列。实施7大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整治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生态保护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社会,确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功。

(七)切实保障民生福祉。抓好各类民生实事,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以上。实施城乡教育三年攻坚提升行动计划;巩固和完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市医院新区二期、市医养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养老托幼服务,推进贫困村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确保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争创第十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着力防范化解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生态环保等领域安全风险。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应急储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