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往期回顾 >> 2021年楚雄市两会 >> 正文

政协工作回眸 协商在基层:改造提升人居环境 共建共治美好家园

发表时间:2021-03-02 16:55 信息来源:楚雄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楚雄市融媒体中心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政协扎实推进“协商在基层”省级试点工作,充分运用“协商议事会议”这一平台,让群众说事、与群众议事、帮群众办事,实实在在帮助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万家坝社区栗子园居民小组,几年前由于村组道路坑洼不平、路边垃圾遍地,池塘污水熏臭等环境脏乱差问题层出不穷,是一个“脏乱差”出了名的城中村。

栗子园居民小组居民俞文杰:过去整个村庄道路不畅,违章建筑非常多,村民出行不便,村庄的污水横流,垃圾也比较多。

李家荣等3名市政协委员了解情况后,向市政协作了汇报,市政协领导随即开展调研指导,并将栗子园居民小组人居环境提升作为议题开展协商。

楚雄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处6总召集人 李家荣:我们联络处6组织30多名政协委员参与了栗子园小组人居环境提升共商共创共建项目,多次进行协商,帮助协调解决项目中的一些困难问题。

通过召开7场协商会和16次现场协商达成广泛共识后,确定了利用村内17亩闲置空地新建停车场发展集体经济,改造2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室,新建1000平方米的水体景观、休闲娱乐小广场和篮球场,新建3个公厕,实施村内道路及绿化、美化、亮化等一批项目建设清单,并在市政协的协调帮助下筹措180多万元资金实施项目建设。与此同时,还指导村小组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以及村庄环境卫生、公厕保洁等制度。

鹿城镇万家坝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廷武:在市政协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社区成立了协商议事的阵地,依托市政协委员服务联络处委员的专长和优势,一系列的措施做了以后,使这个小组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彻底扭转,老百姓交口称赞,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大幅增强。

如今,走进万家坝社区栗子园居民小组,处处呈现出一派干净卫生、平安和谐的新气象。

栗子园居民小组居民周毕兰:现在改了以后,第一个是有玩的地方,还有篮球场,像小花园也建起来了,特别是这个坝塘以前是没有围栏,现在娃娃在着也比较安全领着来玩也放心,环境好了,心情也比较好。

2020年,市政协认真落实省州政协关于开展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在推动政协履职工作下沉、搭建基层协商平台、引导各方有序参与、积极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方面积极探索,按照“有组织、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载体、有实效”的“七有”标准,在鹿城、东瓜、吕合、三街4个试点乡镇建成了3个镇级协商议事室、5个村(社区)协商议事室,分别成立了协商议事会,对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协商,通过共商共建的方式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见效,努力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协商议事室15个、村(社区)协商议事室19个、项目实施地协商议事点7个、企(事)业单位协商议事室1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组织开展各类协商活动97场次,达成共识协商议题67个,协商成果转化项目落实60个;协商在基层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省、州政协主要领导在调研指导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赢得省内外前来考察学习的县市政协的广泛好评。

楚雄市政协委员联络委主任徐俊林:楚雄市被省政协列为协商在基层工作试点县市以来,以委员服务联络处为依托,在乡镇、村、社区、行业协会、事业单位,分级设立协商议事会,建立协商议事室和协商议事点,搭建协商平台,构筑起了政协委员履职新阵地,同时在推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协商议事会议的作用,切切实实协商解决了一批党政所需,基层所难,群众所盼的好事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