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如下:
一、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
2025年1—5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分别下降57.1%、50%。全市未接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行业领域和各乡镇事故情况
(一)建筑施工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其中:房屋建筑业1起),分别下降66.6%。
(二)道路交通发生事故2起,死亡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平。铁路运输行业未接报事故。
(三)鹿城、东华、子午、紫溪、苍岭、吕合、大地基、新村、中山、三街、大过口、西舍路、树苴等13个乡镇(街道)未接报事故。
三、安全生产形势特点
今年楚雄市共发生3起安全生产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直观地反映出各行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行开始发挥作用,有效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频次。从事故分布来看,重点行业风险仍然突出,在建筑施工方面,部分建筑企业为赶工期,容易忽视施工安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如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工人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具;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新入职工人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道路运输行业中,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部分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车辆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不及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随着我市交通流量日益增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
四、工作建议
(一)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层层压实党政领导、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增强“一失万无”的危机感和“万无一失”的责任感,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6月是全国第24个“安全生产月”,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活动主题,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精心筹划组织,多元化、多维度、多载体开展科普宣传、交流咨询、互动服务,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 不断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避险逃生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紧盯三年行动重点目标任务,细化落实 54项具体任务,学好用好各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各行业部门把日常开展工作情况与三年行动紧密结合,适时录入系统,并每周检查系统驳回数据修改情况。督促企业认真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机制,加快构建市、乡、村三级安全生产网格,利用好《检查手册》《62项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全面检视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督促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防“小隐患”酿成“大事故”,确保对所辖场所、部位、企业的闭环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紧紧围绕“百日攻坚”5个全覆盖(即行业全覆盖、区域全覆盖、排查全覆盖、整治全覆盖、责任全覆盖),着力解决5个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作风不实、责任不严、问责不力),最终达到全市安全风险隐患“1清楚2到位”(即排查清楚--建立底数清单、管控到位--有风险管控措施、整治到位--验收闭环),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五)加强应急值守。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在发生灾害、事故、险情时能够及时响应、高效处置灾害事故和险情,确保值班电话、传真、视频会议等系统工作正常,保持联络畅通,确保应急处置及时果断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