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楚雄北浦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盯省委“3815”战略目标,围绕州委“一极三区”发展定位,聚焦楚雄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市委“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办学要求,深化学校“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改革实践,推进学校发展十年规划和“八大发展战略”,守正创新谋开局,立足长远打基础,勠力同心解难题,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展现新气象。
这一学年,学校基础建设“提档升级”,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党建引领“更严更实”,教学质量“刷新纪录”,队伍建设“抱团发力”,课后服务“有声有色”,德育实践“浓墨重彩”,教育成果“可圈可点”,是破题开篇、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一年。
一、学校情况
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是中共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02年8月,在原楚雄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址(现北浦小学)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思路创新建设的楚雄州“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示范性初级中学。2010年8月,北浦中学搬迁到现址(原楚雄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办学。2017年8月,成立北浦中学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一校两区管理,辖北浦中学校本部和北浦中学鹿城分校。北浦中学两校区总计占地193.59亩,其中校本占地118.17亩,鹿城分校占地面积75.42亩。集团在校学生总计81个教学班4249人,其中:校本部66个教学班、3571人,鹿城分校15个教学班、678人;在职在编教职工298人,其中:校本部241人,鹿城分校57人。
学校自2002年创办以来,办学效益日益突显,历年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项考核指标稳居楚雄州、市前茅。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省、州级重点高中生源争夺的首选,北浦中学被评为云南省20所群众身边的好学校,成为州内学子最向往的名校。学校先后被认定为“云南省优秀甲等学校”“云南省一级初级中学”,获得“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省州“文明学校”、省州“文明单位”“云南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05足球队共建单位”“云南省09足球队共建单位”、省州“绿色学校”、省州“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省州“青少年足球训练网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总结
(一)党建领航铸魂魄,立德树人谱新篇
1. 学校紧扣“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专班任务,以党建为舵,驶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航道,深度融合党建与教育教学、德育、校园文化,全力推进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22日,中共楚雄北浦中学委员会正式成立,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组建完成,校级领导交叉任职,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夯实根基。
2. 秉持“党委全面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制,制定《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学校章程》《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度汇编》等制度规程,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委(各支部)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党组织监督保证,落实“一岗双责”,完善“三重一大”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课堂”等主题教育,全面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党员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狠抓党纪党规教育,陈发珍等41名同志在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考核为优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及各项宣传工作,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 文化立校塑精神,守正创新绘新景。一学年来,学校始终秉持文化立校理念,合理规划,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以校园精神文化为引领,传承学校办学成果,在“坚韧不拔,完善自我”的校训引领下,以良好的校风、学风助推学校发展,进一步塑造赋有教育情怀的教职工团队文化和有家国情怀的学生群体文化,激发师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先后组织开展了七年级新生军训活动、“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教师节主题教育、七年级少先队建队仪式、七八年级球类比赛、“奏向北浦”器乐比赛,“律动北浦”舞蹈比赛,“方寸之间”现场书画比赛,美术课堂习作比赛、2023年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等,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 管理强基提效能,办学水平攀高峰。为实现“以明确的目标引领人”“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人”“以民主的管理凝聚人”“以公平的竞争激烈人”“以创新的培养升华人”的北浦教育管理品牌,按照“管理科学,提高效能”专班组工作任务,深入调研学校发展瓶颈,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职责,细化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抓实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管理体制,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领导包科制,健全班级管理团队,全面加强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构建党支部到年级,全面降低管理重心。不断优化调整学校各项管理,实现校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
(四) 安全防线筑根基,师生平安守新局
1. 安全工作重实效,护航学生成长路。学校积极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和“综治创安工作”,持续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细化各部门职责,实行层层递进安全责任制,组织师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完善平安校园工作台账,为安全工作综合治理架构和制度奠基。按照楚雄州教体局安全教育“一月一主题”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统一确定主题、制作课件、宣传资料,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宣传教育。班主任工作手册设安全教育记录专栏,家校共育手册设安全教育记录,确保安全教育按时高效且有迹可查。一学年来,组织12次常规安全检查,防震、消防、反恐防暴、逃生演练各1次,防欺凌、防爆、防毒、防火、防溺水、反对邪教、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和主题班会20余次,与相关部门4次校园周边环境和秩序协调整治,全面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综合治理水平。
2. 心理健康教育抓实,助力学生成才梦。全面落实各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讲座,组建“心之舟”学生心理社团,开展“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建立学校全员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袋,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敬畏生命,成功组织第一期“花蕾护航”行动,面向全校女生开展“花开无声、守护绽放”青春期女生生理健康暨防性侵、防猥亵安全教育。
3. 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立足实际,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增强工作实效,充分利用红领巾校园广播站、宣传展板等宣传阵地,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宣传。聘请楚雄市司法局副局长袁德林、楚雄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胡显峰二人为学校法制副校长等,搭建警民关系平台,就“法律知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校园欺凌的防治”等专题举办讲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五)五育共融铸品质,育人特色显新章
1. 德育工作网络完善,队伍建设展新姿。以“文明校园”创建为突破口,致力于师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打造北浦办学特色。每月定期召开2次班主任会议、1次班主任常规工作检查,提升班主任思想观念和业务水平。以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爱国、法治、安全、行为习惯等主题教育,每学期完成2次应急演练、5次仪容仪表检查,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注重班级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考核方案、年级团队管理考核方案,规范住校生日常管理和午间就餐学生管理。通过德育实践周、德育工作研讨会,群策群力解决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和新途径,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同时,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家庭教育长效机制,每学期组织开展全校、年级、班级家长会,邀请家校共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不断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2. 体艺美活动抓实,佳绩频传展风采。一学年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各部门、年级组共同协作下,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2023年7月,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五届运动会中荣获篮球项目青少年组男子第一名、女子组第一名,足球项目青少年组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2024年1月,在楚雄州2023——2024年度青少年校园三大球二小球啦啦操州级总决赛中荣获足球项目初中男子组第一名、初中女子组第一名,羽毛球项目初中县市组团体赛第一名,羽毛球项目初中学校俱乐部组团体赛第二名;2024年5月,在楚雄市教育体育局202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合唱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三等奖;2024年6月,在楚雄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充分彰显北浦人“坚韧不拔 完善自我”的良好精神风貌!
3. 爱国主义情怀厚植,劳动实践教育开展。学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2023年9月、2024年3月组织三个年级全校师生到朵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玫瑰种植技术培训、玫瑰种养实作、劳动实作交流、徒步体能拉练、生活烹饪实训等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为“双减”赋能助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六) 常规管理落细处,教学质量创新高
1. 教学常规落实处,规范制度提质量。一学年来,按照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深入一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检查、落实、激励等制度,重视发挥教师对班级课堂学习情景反馈以及学生对教师课堂情景反馈作用,落实“人人懂常规、个个守规范,班班有秩序”要求。积极开展“推门听课”制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检测质量、教学名师、优质课等评价体系,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不足,笃定方向,一心一意抓质量提升。
2. 课程改革聚焦点,赋能学校高质量。一是课题研究常态化,本年度,我校7项课题均已结题,全面提高集团全体教师教科研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办学效益跨越式发展;二是集体备课时效化,全面加强备课组建设和备课组活动,狠抓高效课堂构建,用精彩备课引领课堂教学;三是教学研讨活动多样化,本年度,共组织10次教学工作研讨会议,研讨出与学校新的十年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工作新路径和新方法,组织7次教学研讨活动,抓牢课堂主阵地提质增效;四是教学资源数字化,春季学期,以备课组为单位,统一制作电子教案、课件,为进一步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3. 毕业班备考全力抓,续写发展新篇章。本年度,学校始终将毕业班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全方位保障毕业班工作,制定完善毕业班工作制度,召开毕业班工作研讨会议,落实领导包班、包科制度,制定切实可行备考计划,模拟考试后集中总结,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资料,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北浦师生用“坚韧不拔,完善自我”精神,又一次续写北浦发展新篇章:2024届中考成绩在楚雄州以牛耳之势再续辉煌,其中:特高分人数刷新纪录,670分以上8人,增加3人;高分人数稳中有进,650分以上72人,进步1.4%;优生人数增幅提升,600分以上471人,提高2.1%;全州排名靠前位次人数持续突破,全州前10000名(537分以上)836人,上升11.5%;普通高中录取率扩幅增长,录取率91.68%(1191人参考,录取1091人),总体实现优质均衡,创下北浦校史最好成绩——全科总评居全州120余所同类学校第四。
(七) 教师队伍锻造精,专业发展开新局。学校致力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重视教师学习培训和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健全奖励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优质平台,确保教师队伍高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1. 全员培训促成长。开学初,由教科处牵头组织开展教师全员校本培训、“寒假教师培训小学期”、奥鹏平台网络学习,教师认真完成个人研修及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测试。一学年来,先后选派近百人到省州市内外参加各种教学研讨、培训班、名师工作室研修、送教下乡及观摩活动,组织中考科目教师到大理参加“云南省2024年中考研讨会”,开展“北浦中学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2. 教学研讨提能力。组织开展了两校区连片教研活动7次,先后开展教学研究示范课、青年教师课赛、新进教师考核课的观摩、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建设,组织召开10次备课组会议,认真、扎实开展各学科备课组活动,进一步规范备课组活动及成果。在各级课堂竞赛、科研论文竞赛中,多位教师荣获一等奖。
3. 骨干引领示范行。学校充分发挥模范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完成2023-2024学年“带教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明日之星”聘任工作,共评出“带教专家”9人、“学科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26人、“明日之星”6人,160余名教师完成拜师结对,完成对骨干教师、带教专家、学科带头人、明日之星年度考核工作。李渝翔、何翠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专项人才,王正富荣获“兴楚名师”称号,朱红列入楚雄市委联系专家人选,樊思香等11人被评为楚雄市“优秀教师”,董晓军等6人被评为楚雄市“优秀班主任”。
4. 管理激励制度全。通过教代会、行政会议等,重点完善《考勤制度》《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教科研奖励制度》《岗位津贴评比制度》《职务晋升方案》等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
(八) 校园环境焕新颜,育人功能达新效。围绕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宗旨,学校统筹规划,进一步提升校园育人功能,学生宿舍楼在建工程拆除工作已完成,新建一幢教学楼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地基已完成100%,建设完成一层。依据《云南省楚雄市中小学生食堂厨房后勤提升改造、新建微厨房及运营》合同书内容,学校食堂设施设备(人、财、物)已于2024年2月22日整体移交给丙方红双渠楚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无偿使用、经营管理,学校制定食堂、后勤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力争降到零。同时,财务、校产划归教投公司后,学校继续强化管理,严格财务预算,严守财经纪律,依法依规合理使用校产。不断深化后勤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后勤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化绿化校园卓有成效。
(九) 数字化建设加速跑,智慧校园启新程。一学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快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使信息化真正服务教学,本着服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功能和效率目的,进一步推动校务管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数字赋能助推北浦教育高质量发展。
1. 管理加强筑根基。积极做好信息化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做到学校信息化设备有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加强网络管理,努力提高学校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校园网安全防控,保证学校网络畅通,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益。
2. 校本资源库建设快。按照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校园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学科组、备课组力量,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目前,已初步完成教学资源库的电子教案、课件集中整理建设。
3. 教育管理功能提升。加快完善校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特别是进一步规范使用钉钉平台完成日常工作通知、值日汇报、协同编辑、数据汇总、视频会议、线上教学等工作,教务处要提升学生考勤、成绩的数字化管理。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计划
(一)存在问题
1. 担当劲头未融汇,守正创新欠贯通。部分教师在工作中未能充分融合担当作为的工作劲头与守正创新的工作方法,表现出拼劲不足、因循守旧的现象。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个人职业发展,制约教育事业的进步与革新。
2. 职业情感显匮乏,学校发展缺认同。部分教师对自身职业缺乏必要的自豪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同时对学校发展缺乏足够的获得感、归属感与认同感。职业情感的缺失,削弱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不利于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 骨干培养待加强,体系力度待充盈。需进一步加强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青年教师与新进教师的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力度与效果有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全面发展,影响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梯队提升。
(二)下步计划
展望未来,事业喜人、形势逼人、竞争挤人,学校将立足现实,迎难而上,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开创下一学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1.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强化文化立校理念,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根基,塑造学校形象,传承办学成果。通过党建活动,激发师生归属感与荣誉感,培育具有教育情怀的教职工团队和有家国情怀的学生群体。
2.管理精进,效能提升。持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现人文性、科学性与规范性。运用管理赋能,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确保学校运行顺畅高效。
3.教学创新,质量为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创新管理意识,围绕课堂质量提升服务,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坚持质量第一,紧抓毕业班工作,落实教学常规,聚焦双减双升,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4.教师发展,科研驱动。强化教师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重视继续教育,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5.德育安全,五育共融。德育安全: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径,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以“五育共融”为重点,精益求精地挖掘、创新学校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养成教育,助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同时确保校园师生安全。
6.环境优化,智慧办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完善校产管理和维护,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快信息化步伐,推动校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学智能化水平。
“辉煌绝非等中来,唯有实干能兴邦”。新的学年,学校将团结带领全体北浦人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秉承和弘扬“坚韧不拔 完善自我”的北浦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学校发展十年规划和“八大发展战略”为目标,共同绘就北浦教育发展的新蓝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