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10-/2023-0912008 信息分类: 灵秀小学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2023-09-12
发布机构: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灵秀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号:

楚雄市灵秀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表时间:2023-09-12
字体:[    ]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学校发展概况

为加快全市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11年9月,经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把楚雄市西城小学撤并至原鹿城镇尹家嘴完小校址进行提升改造,更名为楚雄市灵秀小学。2014年9月,灵秀小学与楚雄师院附小实行区域合作办学;2018年7月,合作办学终止,灵秀小学回归楚雄市教育系统。

灵秀小学按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小学的标准建设。学校占地25.95亩,建筑面积5327平方米,绿化面积6214.6平方米。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87人;有教职工51人,其中:云南省“万人 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州级骨干教师2人,州级名班主任2人,市级名班主任1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

二、学校办学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师团队精神良好,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二)拥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广大教师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

(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教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良好,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

(四)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初步形成。学校自成立以来,认真实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爱生、严谨、博学、创新。良好的教风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乐学、探究、合作、自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交通不畅,管理不顺。由于学校是在尹家嘴丁家坝村子中央办学,学校原来设计的大门由于诸多原因无法打开,学校进出只能从村子中的道路通过。村中道路狭窄拥堵,消防车无法进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给师生安全及进出学校带来严重不便。校园内有24户集资房住户,均与学生一起从学校大门进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集资房住户的房子几经转卖,至今在学校居住的住户大部分都不再是原来的住户,一部分住户还把房子租给其他人来住,租住户更换频繁,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学生差异性较大,基本素质和成长环境差异较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模式、育人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学校自成立后,由原来的楚雄市西城小学搬迁至此,教师又通过楚雄州、楚雄市两级招考,来源各不相同。教师受原来学校教育教学影响较大,又由于以前“应试”教育较为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其它能力,以至于限制教师的发展。因此,很难适应今天的教育。只有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教师、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责任心、课堂教学水平虽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教师的合作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精神,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

(五)办学条件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改善。

学校自2011年成立后,教师的办公桌椅,是原来西城小学搬迁过来时的,桌椅已经破败不堪,但因学校经费极其紧张,无法为教师们改善,只能将就着使用。如何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学校自身应该值得研究的问题。

(六)特色发展遭遇瓶颈。

由于学校学生基数较少,校级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队员的选拔捉襟见肘,梯队严重不足,导致近三年的比赛都无法与其他学校抗衡。各类艺术活动人才选拔岌岌可危。

(七)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学校于2011年9月份成立至今,历经独立办学——合作办学——独立办学,这样分分合合的三个阶段,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发展目标飘忽不定,师生思想动荡幅度大,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无长远思考,没有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与不足,打造学校的品牌,形成自己的个性。在学校跌宕起伏的发展中,虽然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因此,学校没能够在充分把握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学校发展面临着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压实责任,勇于担当,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努力去探索改革解决。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四、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目标:创三优、办特色、建名校

办学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校也将本着此办学理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力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方略:在素质上定方向,在改革中求发展,在教科研上下功夫,在特色上作文章,在管理上花力气,在竞争中树品牌。

校训:见贤思齐,内省灵秀

校风:勤学多思、明德晓理

教风:爱生、严谨、博学、创新

教书育人,默默耕耘,三尺讲台,关系民族未来。有好的教风才可能有好的学风,教书育人,爱生为先,只有爱之深才能晓之于情、动之于理;只有严谨治学才不会误人子弟;只有博学多才,才能当好垂范,授人于渔;只有会创新、能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师们的育人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学风:乐学、探究、合作、自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学会探究,才能学为所用,才能挖掘知识的乐趣和奥秘,学会合作,才能呈现集体智慧,才能更有力量,学会自强,才能直面人生,才能生存与发展。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五、学校发展愿景

(一)学校

我们的办学愿景就要去关注人的成长、关注内涵发展、关注系统建设,以卓越的教师队伍、高效的学校管理、独特的课程体系、和谐的办学环境,致力于打造“三精四小(校园精美、管理精细、文化精炼、小而精、小而灵、小而美、小而魅)”的特色品牌名校。

(二)教师

教育是用良心发现良心、用德行引导德行,用智慧传递智慧的事业。我们衡量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是:善良的,专业的,合作的。教师要坚守教育的信念,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人性美好的一面能在任何一个教师身上得到呈现,并把心中的大爱传播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专业的人,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晰而正确,在所从事的教育岗位和学科教学领域能主动完成自己的专业修炼,让学习和研究成为自己的工作常态,并能在相当程度上把握教育话语权;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懂得协作的人,让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发挥最大作用。

(三)学生

我们的教育试图寻求个性张力与共性压力的平衡,努力培养内心充盈无界、行为规整有节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个体。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在智慧的学习过程和丰富的课程体验中能得到个体的充分、合理发展,也能学会做遵从社会礼仪规范。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明白做一个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宁静而有力的人。静下来洗尽浮华、观照内心;动起来满怀信心、充满力量。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自内而外洋溢着幸福、活力和人性的光辉。

六、重点工作目标

(一)德育体系: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德育目标意识,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2.完善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凸现学校德育特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道德高尚,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性格活泼开朗,勤学善思好学等综合素养。

3.以“灵小十大好习惯”培养为抓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二)教学工作:

通过全校师生五年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具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群体;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深化新课程改革,使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在同一类型学校前列水平。

1.管理制度目标:通过对教师的行为规范、常规管理、检查考核等内容为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做到职责分明、分层把关、民主管理,规范学校课堂教学。

2.教师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邀请各级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积极落实外出培训。保证每年10%教育经费的投入,预计每学年投入培训经费为3万元。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五年中,学校针对办学的实际,要挖掘学校的师资、管理和品牌教师潜力,用好、用足、用活教师资源,在骨干教师培养和管理上,要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建立起可持续的打造各级各类名师的机制,力争培养1名省级骨干教师,2-4名州级骨干教师,8-10名市级骨干教师。

3.五年中,学校将在现有的班级家委会的基础上,启动教育议事会筹建,建立家校常态沟通机制,继续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逐年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三)组织管理:

五年中,学校要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的决策机制和行政事务过程监控制度,健全(含党风廉政、民主管理、教学科研、德育安全、后勤财务、招生与学籍管理)流程和过程监控制度等,狠抓常规管理,保证学校在安全教育、教学常规、财物管理等方面有序运作,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设定底线保障,夯实办学的基础工程。

(四)社会支持:

五年中,学校要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积极探索如成立“助学基金会”之类的平台,寻求一些社会力量支持学校的办学和发展。

(五)硬件设施建设及后勤管理:

1.打通学校消防通道,保障师生出行安全;

2.建盖学校综艺楼一幢,以满足学校各馆室的需求;

3.修建足球场塑胶跑道;

4.修建风雨球场;

5.完善校园监控设备;

6.完善校园广播;

7.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更换办公桌椅;

8.装修学校大会议室;

9.装修学校“职工之家”;

10.装修校园电视台演播室;

11.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营造阅读氛围,修建阅读长廊;

12.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更新升级师生的信息技术设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牢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目标发展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第四部分:重点(优先)发展项目

七、年度重点完成项目分解

(一)2021学年重点项目:

1.打通学校消防通道;

2.修建足球场的塑胶跑道;

3.建设多媒体教室;

4.建设一间50人的计算机教室;

5.添置图书20000册;

6.更换学生课桌椅1000套。

(二)2022学年重点项目:

1.建盖综合楼一幢,2935平方米;

2.拆除六角楼,建盖教学楼一幢,1470平方米;

3.添置校园广播一套;

4.建设机器人教室一间;

5.添置部分数学仪器设备;

6.添置、更换部分美术教学仪器设备。

(三)2023学年重点项目:

1.大门外道路硬化900平方米;

2.修缮围墙400平方米;

3.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一间元;

4.补充更换音乐教学仪器设备元;

5.建录播教室一间。

(四)2024学年重点项目:

1.建风雨球场876平方米;

2.完善校园监控设备;

3.增加10间多媒体网络教室;

4.建VR教室一间;

5.补充科学成套设备2套;

6.补充体育教学仪器设备。

(五)2025学年重点项目:

1.以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为重点项,探索在“大数据”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新建报告厅1600平方米,使其具有报告、会议、演出等功能;

2.建智能平板教室一间;

3.建创客教室一间;

4.建舞蹈形体教室一间;

5.建科技活动教室一间。

全面优化学校在系统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德育创新、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优势发展项目,逐步发挥学校文化在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一套较有实效性的学校系统运行机制,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第五部分:发展保障措施

八、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讨论本规划,提交教代会通过,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九、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分管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五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

十、制度保障

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五年中,学校要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十一、后勤保障

五年中,学校要力争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学校硬件建设、软件配置、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