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市三街镇是一个具有700余年发展历史的山区古镇,古镇地处楚雄市西部,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白4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50.7%,彝族集聚强度值为96.35%。明初大量移民屯垦之后,江淮汉族逐渐成为楚雄市三街镇人口的占比例较多民族,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造应的彝汉杂居分布格局。中原江淮文化和彝族土著文化的融合,催生了楚雄三街独特的彝绣文化。
楚雄三街彝绣传承历史源远流长,承载彝族文化的功能作用比较明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鲜明。楚雄三街彝绣是彝族刺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凝聚着彝族代代相袭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价值观、口传文化以及聪明才智,它以服饰为表现载体,是穿在身上的文化符号,是增进彝族各支系间民族认同感的活化石。楚雄三街彝绣坊生产的头饰、上装、裤子、围腰、配饰、鞋、鞋垫、背裳、钱包、挎包、枕头、裹背、墙体装饰挂画等刺绣品,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005年,楚雄市三街镇被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评为刺绣之乡。2005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楚雄分会场开幕式上,特邀楚雄三街彝绣作为楚雄州文化旅游商品参与展销。2010年6月,楚雄市三街镇彝族刺绣协会成立,协会目前有会员650人,其中申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协会会员作品在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展出86件,获奖26件。协会有彝绣工作坊11家,传统彝族麻布织布机5架。2015年12月,楚雄彝家公社三街镇彝族刺绣基地揭牌成立。2017年8月,楚雄市政协三街镇委员服务联络处报请楚雄市政协,将发展壮大楚雄三街彝绣促脱贫攻坚作为联络处开展示范创建的重点工作进行打造。2019年3月,在楚雄市三街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中,为促进民族发展与进步,让群众在既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现代生活的同时,又受益于本民族文化,使彝族刺绣文化在生活中得到保护、提升和发展,促进彝绣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楚雄市三街镇将彝族刺绣产业定为标兵行业来打造,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在楚雄市三街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楚雄市三街镇彝族刺绣协会为提高绣品质量,组织开展绣女技艺培训班,并动员绣女加入彝绣协会,通过协会分配的刺绣订单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为确保生产出的绣品有市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彝绣协会指导绣女对传统的彝族服饰进行改良创新,融入一些现代审美元素,生产出一批符合年轻人审美需求的产品,深受顾客青睐。其设计生产的一批彝式文旅绣品,已成功打入城市消费圈。为打通绣品销售渠道,三街镇立足本地消费市场,与周边县(乡镇)多家彝族刺绣专卖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与多家彝族刺绣坊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通过借助电商、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展示推销彝绣品。此外,通过参加彝绣作品展、楚雄火把节彝绣展等活动,开拓彝绣销售市场。
通过多年的发展,楚雄三街彝绣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条聚焦精准扶贫,聚焦乡村振兴,聚焦共同富裕,以协会为发展纽带,以协会党支部为发展核心的彝绣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的助推下,楚雄三街彝绣产业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图:楚雄市三街集镇

图:楚雄市三街镇古建筑

图:楚雄市三街凹补彝村

图:楚雄市三街镇花西兰彝村

图:楚雄市三街镇咪遮彝村

图:楚雄市三街镇农左啦彝村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创作培训基地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基地绣女队伍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基地绣女队伍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基地绣女队伍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基地绣女队伍

图:楚雄市三街镇刺绣基地古老的彝族织布机

图:楚雄市三街镇剪纸艺术

图:楚雄市三街镇彝族学生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挂画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裹背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挂画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楚雄市三街镇好看漂亮的彝绣服饰

图:诗情画意的楚雄三街“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