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楚雄市抓好返乡创业出实招

发表时间:2021-11-24 09:48 信息来源:市人社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形式影响,加之突如其来的疫情,楚雄市也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提前集中返乡现象,为引导帮扶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再就业,解决返乡创业遇到的实际困难,楚雄市人社局积极应对,持续精准发力,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载体孵化、培训助推、贷款支撑、健全机制等措施,努力破解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切实把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以强化组织领导为核心,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由市人社局牵头,发改、财政、农业等10多个市级部门为成员的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返乡创业指导工作。二是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任务分工,细化配套措施,加强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作的服务与支持。三是建立了扶持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财政、工商、工会、妇联、团委、工商联、残联等部门,及时研究制定农民工等人员返乡政策措施,形成了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为整体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以完善扶持政策为支撑,营造创业环境。为做好返乡创业工作,认真按照《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楚政办发〔20164号)文件精神,健全体制机制,整合创业资源,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为广大返乡创业创造更多创业机会和帮助,加快社会和谐稳定。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鼓励返乡创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创业园和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一批返乡创园,建立一批返乡创业培训实习基地,组织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参加创业培训500人次,补贴创业培训费53万元,扶持创业1500多人,发放贷款金额2.3亿元,带动就业5000多人。

以强化创业培训为基础,提升创业能力。为提高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能力,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与楚雄技师学院等具备创业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特点、实际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建立返乡创业人员基础信息台账,组织实施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返乡人员创业能力。20211-10月,开展各类培训700多期,培训5.6万人次,其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94期,培训4285人,创业培训127人,新型学徒制培训197人,企业以工代训587人,投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资金400多万元。

以资金扶持为保障,促进创业成功。充分发挥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作用,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给予创业扶持,提供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为返乡创业者开设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返乡人员依托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生态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同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开业指导、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等专业性服务,促进返乡人员成功创业。

以整合资源为推手,发展创业平台。依托现有创业园区、众创空间建设模式积极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加大创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搭建孵化平台,借力互联网+就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楚雄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特色产品进行挖掘、升级和品牌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成功申报启迪K栈众创空间1家,申报彝人古镇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孵化园区1家,正在申报创业指导工作室1家,实训基地4家,青年人就业见习实习基地11。通过大力扶持农民工创业,发挥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以构建服务体系为保障,助推创业就业。为不断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市、乡、村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全市15个乡镇实现了全覆盖,乡镇项目建设覆盖率达100%。本着政府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通过设立统一标识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求职创业者提供信息查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培训报名、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以培树典型为抓手,创业示范引领。一方面,通过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评选、创业经验宣讲、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积极宣传成功创业的先进做法和创新举措,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支持、促进返乡创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积极组织农村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从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贷款扶持、跟踪服务等各方面提供创业扶持,结合每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在市、乡、村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宣传点,使社会各界尤其是返乡农民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营造创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