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市住建局根治欠薪,让农民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发表时间:2021-12-10 15:40 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伴随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建设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住建领域成为重点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发生拖欠工资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建设单位项目资金不足,缺乏后劲,特别是社会投资项目在选择承包单位的条件上仍然存在垫资建设的行为;二是施工单位资金状况不良,缺乏抗风险能力;三是甲乙双方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款支付方式履行率较低;四是劳务公司、设备租赁单位等分包单位的管理不规范,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而是发放给包工头,包工头私自挪用造成工资拖欠;五是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依然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用工单位的管理不严格,没有签订纸质合同在发生欠薪情况后,给协调解决增加了难度。

为杜绝此类现象,楚雄市住建局建立解决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一)进一步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对恶意欠薪、恶意讨薪的工程总包责任人、项目负责人、劳务负责人、分包责任人等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两年内不允许参加楚雄市项目建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列入黑名单、清出建筑市场的企业和失信人员,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建立失信企业和个人在全国范围内一处受罚、处处受限机制。

(二)从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继续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实名制用工制度,完善落实劳动用工备案、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劳务费与工程款分账拨付等制度落实。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尽量采用生物识别的实名制管理方法,要做到考勤记录不能修改并自动生成工资表每月考勤、工资发放等信息可通过手机APP直接推送给工人进行确认,确认后的信息要进行存档备查。市级行业管理部门要做好市级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的建设、维护、监控工作,利用大数据管理、分析各项目的工资发放状况,有效防范、发现、化解风险,从源头上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用人单位的诚信守法自觉性,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在施工工地悬挂《建筑业企业用工须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告知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提高用人单位守法意识和广大农民工的法制维权意识,并在施工现场醒目处摆放《建筑领域农民工维权须知》和市、县部门投诉、举报电话等,保障投诉渠道的畅通。三是全面落实过程结算核算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按月或按层结算已完工程量和工程价款,是保障建设单位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的前提,是核实月度农民工工资,保障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的基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以质量未验收、可能的质量问题、工程量未完成等理由拖延结算,达到延迟结算、拖欠工资的目的。四是在重大节假日等特殊期间,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对拖欠工程款数额较大的项目,主动与开发商协调,要求建设单位尽力支付工程欠款,杜绝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继续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项目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管理网格,畅通快速受理、处理绿色通道。各级人社、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在工程建设领域执行情况的专项督查,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开展随机检查和日常巡查。把劳动合同的签订及劳动合同中作业时间、作业地点、工资结算方式、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约定,劳动合同的执行作为检查的重点,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形成悬剑威慑效果。同时,加强行政司法联动,依法打击欠薪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