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近年来,楚雄市以“教育强市”建设为目标,聚力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组合拳”,奋力按下“加速键”,统筹规划布局,坚持五育并举,教育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态势。
日前,楚雄市紫溪中学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暨学生表扬大会上,对2023学年优秀学生及班级进行了表彰。多年来紫溪中学十分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年,紫溪中学中考升学率都在99%以上;在初中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紫溪中学高考成绩也十分亮眼。在学生入口成绩较低的情况下,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8年的51.7%快速上升到今年的89.95%,提高了38.25个百分点,一本上线人数近几年每年均完成预测指标的2.48倍以上。
楚雄市紫溪中学校长洪云介绍,近年来,紫溪中学深化学本课堂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学校摒弃“教师本位”观念,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潜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学生入口成绩较低的情况下,对学生的培养提升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州前列,“低进高出”成为紫溪中学鲜明的办学特色。
随着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起,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各个活动场所都洋溢着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啦啦操、篮球、拳击、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挥洒青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八(5)班学生李星润高兴地说:“学校的社团活动很丰富,我参加啦啦操队已经有3年多了。在这3年多的学习中,我们参加了省级、州级的各种比赛,也收获了很多的荣誉。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也成长了很多。我认为自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这里学习我感到很幸福。”
作为楚雄市目前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以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课后服务项目,既助力学生成长,也促进了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副校长习应雄介绍,学校在狠抓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校内和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篮球和这个羽毛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在楚雄州三大球两小球比赛当中荣获了诸多荣誉。拳击和乒乓球作为学校的重点特色项目,在2024年云南省青少年锦标赛当中荣获了较好成绩。
“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 全市各学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百花齐放。走进灵秀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书声琅琅……如今的灵秀小学教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灵秀小学党支部书记王世杰说:“灵秀小学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创三优、办特色、建名校’为办学目标, 着力打造‘三精四小’办学特色,即把学校打造成‘校园精美、管理精细、 文化精炼’的特色学校和‘小而精、 小而灵、小而美、小而魅’的品牌名校。通过系列措施,推动学校办学高质量发展,带动学校蝶变进位。”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市上下的共同心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投资9.91亿元实施84个项目,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080个,义务教育学位2720个。持续巩固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稳步推进乡镇学校一体化办学工作;同时,不断优化和改善教育人才队伍结构,补充新鲜活力,激发教育创新能力,2024年招聘新教师197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领先全州,普高录取率、一本及本科上线人数整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特色明显。教体融合不断取得新成就,组织青少年赛事及城市公园马拉松等品牌赛事30余场次。楚雄市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张张可喜的成绩单,教育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基础更加牢固。
楚雄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李长会介绍,近年来,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力应对“二孩政策”调整后,适龄儿童入学的高峰。“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质量逐年攀升,“勤锻炼”专项工作全省交流。下一步,楚雄市将按照《楚雄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既定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深化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