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打响文旅融合节庆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发表时间:2024-08-26 16:52 信息来源: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与节庆深度融合发展,借助彝族火把节节庆品牌,通过丰富火把节文化活动创新文旅消费场景,讲好楚雄故事,不断提升楚雄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节庆活动已成为“三交”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有效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2024年火把节期间,楚雄市共接待游客95.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7亿元,成功打响吃“火”、玩“火”、红“火”、“花都”品牌,打造“中国‘火’城·浪漫花都”文化IP。

一、挖掘民族文化促交往

精心筹备了5大板块32项活动,通过祭火大典、万人左脚舞撒火把狂欢、“梦幻彝海”水舞秀、彝绣动态展等重点活动,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美食展、文创市集、马拉松、龙舟赛、广场舞大赛、拳王争霸赛、彝族摔跤表演、爬油杆等民族赛事及竞技活动,推出吃火、玩火、恋火、红火和赏花、拍花、吃花、送花等场景业态,让各族群众在“吃住行游购娱”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强化宣传推介促交流

依托互联网、媒体平台作用,动员组织网络名人广泛参与等方式,多维度沉浸式推介、多媒体矩阵宣传、多平台聚合直播推广、多语种海外宣推,火把节海内外曝光量达13.85亿次,把网络“热搜”转化成产业“热度”和消费“热点”,积极打造“文化+旅游+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传播“楚雄声音”、讲好“楚雄故事”。以群众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根植心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注重文旅体验促交融

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融入节庆活动的宣传、布景、展演各环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彝人古镇穿民族服饰旅拍,沉浸式体验彝族刺绣技艺;火门打开迎火神、毕摩诵经请火神、钻木取火燃火把……太阳历文化园火把广场感受神秘隆重的祭火大典;围绕篝火,手持火把“蹦彝迪”,彝海公园开启万人左脚舞的狂欢;在紫溪镇岔河村委会板凳山体验磨担秋、扭扁担、踩高跷、斗鸡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表演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的文旅体验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