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蔡从起:爱岗敬业 一生一校41年坚守乡村教育

发表时间:2021-07-21 22:20 信息来源:楚雄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魏 斌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为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业奉献,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

41年坚守乡村教育的蔡从起就是我市众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许多从楚雄市山区走出去的学子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之路都会想起一位个子不高、和蔼可亲的老师,他就是楚雄市三街中学教师蔡从起。

蔡从起,1961年出生,恢复高考后,17岁的他成为了楚雄市三街中学的第一个大学生。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他放弃了云南大学的录取通知,进入楚雄师范专科学校英语专业学习。1980年7月,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到了母校楚雄市三街中学任教,一干就是整整41个春秋。

蔡从起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兵。退伍后父亲选择了回到三街工作,正是受父亲影响,蔡从起大学毕业也回到母校,他想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山里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带着梦想走出大山。

过去的山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滑坡泥石流不断,环境恶劣,很多人都不愿意在山区工作。大家不解地问起蔡从起为什么在当时州、市的大学校十分缺英语教师,有很多选择他却放弃留在城里,毅然回到山区教书时,他总说:“看到山里的孩子学到知识,出息了,是他最喜悦和自豪的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对于山区的孩子,英语是一门无比陌生的学科,蔡老师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教学中,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首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余活动中,他常常引导学生们尝试用一个简单的词,一句简单的话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他发现很多学生用汉字来标注发音,这样虽然能帮助短时记忆,但是不利于学生打牢基础,于是他制作了一些小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发音和拼写,带领学生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正是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很多学生跨过了英语这道学习障碍。

楚雄市三街中学80年代是楚雄山区唯一的一所中学。每年都有一些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家庭,蔡从起发现情况后,无论多远,都会一一登门走访动员他们上学,鼓励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更多时候,他还会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困难学生一定的资助,让他们安心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41年,蔡从起教出去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始终如一的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他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山里的学生能更好地开拓眼界,增长见识。2002年,他报名参加了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班,取得了“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一线教师资格证书”,负责三街中学的远程教育系统建设。为此,他还自学了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传送和多媒体教学等一系列知识,使得楚雄市三街中学的学生比其它同类学校更早地接触到了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通过电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树立了更远大的理想。2003年,他撰写的论文《开拓进取创山区一流学校》荣获当代云南教育论文一等奖。2004年,他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他获得楚雄州教育局颁发的“现代远程教育骨干教师资格证书”。

除了教学工作,近20年来,蔡从起还兼任学校的总务主任,只要学校师生有需要他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学校后勤人员紧缺,他主动承担了整个学校的水电维修工作。食堂的工作也逐步规范,学生们的伙食逐年改善,多年来学校从未发生过任何食物中毒事故。

蔡从起的坚守和初心,也影响了很多他的学生。在三街中学任教20年的鲁桂花就是受蔡老师影响选择了回到山区,扎根山区。

三街中学工会主席鲁银才:“41年来,蔡老师都在我们三街中学任教,他教出去了一批一批的学生。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经常帮助年轻教师改进工作,他热爱学生,经常到学生宿舍里面去问寒问暖,他团结同事,他是一位好老师。”

41年来,蔡从起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忘我的情怀,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先后获得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教师”,“教育敬业奉献教师”等殊荣。

蔡从起的妻子也是三街中学的一名教师,也把一生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2017年夫妻双双共同获得了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现在年近花甲的蔡从起老师,已是满头白发。他常说:“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我一生就选择这一次,下辈子我还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