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深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健全机制、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加快构建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绿美交通,全面提升绿美生活环境,“绿美楚雄”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
——凝聚“党政企群”合力,厚植绿色生态。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级领导任组长的11个工作专班,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列入全市“八比八拼月擂台”考核,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十年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编制,把绿化美化优先融入国土空间、城市总规、绿地系统和154个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整合各类资金4.55亿元,实施28类130个城市绿化美化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启“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新模式,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植树520余万株、1196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6.9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6.32%,道路林木绿化率达81.34%,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小区(单位)166家。形成以城周屏障为依托、两江沿岸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为亮点、附属绿化为补充的“绿城格局”。
——紧扣“八大重点”发力,打造美丽形态。一是打造“园林式”绿美城镇。围绕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新增绿地366.4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达14.42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40.15%。二是打造“居家式”绿美社区。155个老旧小区、149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126个城中村整治提升,通过“拆墙透绿”“增绿增花增水”,让绿还绿给市民,成功创建东兴、中大街等一批绿美幸福社区。三是打造“田园式”绿美乡村。建设大紫溪山绿美乡村示范区和龙川江、楚南沿线等7条绿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围绕“四旁”“四地”及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全市村庄绿化率达到48.38%,创建美丽村庄23个,年内将建成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1个、州级绿美村庄176个、市级绿美村庄300个。四是打造“枢纽式”绿美交通。新建改造市政道路25条,建设生命安防工程1664公里,绿化美化县道887公里、绿化率达80%,乡村道894公里、绿化率达78%。打造老元勐线等一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美丽农村路”示范路,昆丽高速楚雄市段绿色廊道成为全省“美丽公路”建设示范路段。五是打造“流动式”绿美河湖。压实全市945名河(湖)长工作责任,对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的34条河流,245座大中小型水库加强常态化管护。打造“一江三河”滨河景观带66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分别达82.9%、96.87%。龙川江西观桥国控断面水质综合为Ⅲ类,6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九龙甸、西静河、尹家嘴3个水库和彝海公园、青龙河被列为省级美丽河湖申报项目。六是打造“书香式”绿美校园。全市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知识知晓率90%以上,环保行为形成率85%以上。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州级绿色学校133所,实现学习在公园、运动在校园、生活在花园。七是打造“生产式”绿美园区。不断优化楚雄工业园区布局,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低碳化改造,吸引优质企业396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州的55%,先后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云南省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八是打造“畅游式”绿美景区。打造4条旅游精品路线,新建健康步道271公里,建设改造主题公园9座、城市公园13座,创建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目的地”目标,彝风湿地国际旅游度假区、“哀牢山·楚雄野生动物世界”等一批文旅项目成功签约,让昔日“过客”成为“留客”。
——推进“产城人景”融合,塑造新兴业态。积极发挥交通、区位等5大枢纽优势和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优势,以建设“公园城市、康养城市”激活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以城为底、以人为魂、以绿为基、以产为贵,促进产城人景融合发展。在高效推进烟草、绿色食品等9大重点产业和硅光伏、工业大麻等5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创新发展体育、教育、文旅康养三大产业,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人才入楚、农民进城和外来人口入驻。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1.8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6.08公里每平方公里,城区5G覆盖率达98.7%,新增就业人口5.47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13493套,全市常住人口62.48万人,城镇化率达68.47%。
下步,楚雄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以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绘就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绿美画卷”,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城在园中”的高品质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