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增量发展,楚雄市采取有力措施,打好市场主体培育攻坚战,多举措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率先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一是强化领导,用责任推进。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场监管部门主导、部门乡镇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楚雄市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攻坚工程领导小组,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下发《楚雄市2019年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到乡镇和部门,把工作事项列入大比拼暨综合绩效考核指标,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季,进度安排到月,措施细化到周,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宣传,用政策引路。充分利用乡镇街天赶集的时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政策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创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环境氛围。同时强化部门信息沟通共享,为经营者提供市场行情和政策优惠信息,对具备办照条件的引导其办理营业执照。
三是查处无照,用规范增量。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对城区及各乡镇集镇街道的商铺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全面排查清理,建立台账,明确专人跟踪负责,督促限期办理营业执照。充分发挥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优势,协助乡镇市场监管所摸排社区、村小组经营食品、烤酒小作坊及无照经营情况,对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督促限期办理,并要求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和食品摊贩备案卡,确保合法经营,保障农村群众食品安全。
四是提升服务,用办事践行。深入推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认真落实简政放权,不断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登记窗口人员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严格落实首办责任、一次告知等制度,依法公开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和监督投诉渠道,积极践行服务承诺;提高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注册登记中对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实行一次性办结。积极推行上门服务制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方便商户证照办理,对新建或提升改建综合性农贸市场,成立专班组进市场,现场指导市场经营者通过手机APP营业执照,变“干部多跑路”为“群众少跑腿”。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登记服务效能,激活创业热情和活力。
五是“互联网+”,用信息“跑路”。在保留传统登记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互联网+登记”模式,积极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自主申报名称,让信息多跑路变群众少跑腿,形成了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登记服务新模式。半年时间,全市通过手机APP全程电子化个体登记申报办件达到了2260余件,实现了“全程网上办、审批不见面”,“一部手机办照”、“最多跑一次”目标。
截至6月底,楚雄市新增市场主体5309户,净增2940户,完成全年任务数的60.27%,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了44962户,全市市场主体保持了平稳持续增长态势。下一步,楚雄市将继续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攻坚,确保三季度“功九成”,年底完成市场主体培育4900户的目标任务,全市市场主体力争达到485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