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东华镇打造美食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3-09-08 18:07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第17期    作者:东华镇 黄莹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东华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不断挖掘特色美食和乡村文旅资源,传承和创新特色美食品牌,探索“党建+美食+旅游+产业”模式,打造具有浓郁“东华特色”美食品牌,延伸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将“短期经济”变成“常年经济”,形成了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群众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打造美食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厚植优势念好“食”字诀。积极挖掘东华特色风味美食,不断传承和创新东华美食,充分利用东华特色鲜活的食材,配合传统的烹饪技法,打好“食”字牌,推出更具特色的“东华味道”,在集镇及周边打造一批特色餐饮名店。截至目前,共有食品生产获证企业4家、食品小作坊备案30户、各类餐饮个体户105户,以传统的杀猪菜、腌鱼、骨头生、羊汤锅、黄焖鳝鱼、烧烤野生菌、烧烤兔子等为主的特色菜肴,吸引了州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品尝。组织成立东华镇饮食行业协会,有56户饮食行业加入协会,选举产生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进一步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做到明码标价、价格规范,促进东华餐饮健康发展。通过协会开展“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厨艺和接待服务水平。发挥党组织凝聚人心作用,成立东华镇饮食行业协会党支部,为东华特色餐饮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探索新媒体宣传销售方式,不断提升“东华味道”的影响力,组织拍摄《“楚楚小彝妹”之“火烧野生菌”》宣传片,2023年火把节期间省、州、市电视台到东华镇开展“火烧野生菌”三级联合视频直播,166.28万人在线观看。火把节期间,全镇共75家餐馆提供野生菌美食服务,其中23家提供“火烧野生菌”服务,协会积极建言献策,出台10条活动服务承诺,实现餐饮服务零投诉。

——比学赶超打好“特”字牌。将比学赶超理念融入市场,在已有特色美食上,“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比拼理念开展良性竞争,在传统菜肴腌鱼、骨头生等制作、包装、推广和特色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大力开发独具风味的东华杀猪菜、鳝鱼、野生菌、腌鱼、骨头生、烤“三子”(即:烤菌子、烤兔子、烤鸽子)等特色餐饮品牌,吸引广大市民消费,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创立餐饮品牌,精深加工传统风味小吃,带动本地农产品开发、加工与销售。充分发挥特色美食和乡村旅游吸引力,打好“特”字牌,成功举办彝味飘香“楚楚小彝妹”之“火烧野生菌”活动,以“火烧野生菌”为切入点,促进野生菌火锅、东华烤“三子”、腌鱼、骨头生等美食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一餐吃四季、十天不同味”的“东华味道”。2023年火把节期间,日均新增游客5000余人,组织商户到东华集镇参加特色农产品交易,带动特色农产品交易、特色美食消费累计达35万元,楚雄市餐饮酒店行业协会向东华镇10家商户授予“楚楚小彝妹”之“火烧野生菌”主题店牌匾,扩大了乡村美食影响力,提升了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东华镇与市城乡投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东华美食提档升级。

——示范带动唱好“产”字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特色美食和乡村旅游吸引力,立足生态民俗,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唱好“产”字歌。以特色美食聚人气、带文旅,以乡村旅游促特色美食开发,让更多的游客朋友游在东华、食在东华,实现美食与文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在小伍排农业观光园旅游市场引领下,依托马龙河低热河谷,紫溪山高山林海资源优势,建成红墙“山里人家”、达苴“峡谷人家”、邑多么“热谷人家”等一批全域旅游示范点。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以“节”为庆,以“食”为媒,成功举办“游风情热谷•品乡村美食”云南•楚雄马龙河风情热谷乡村旅游文化节、红墙“山里人家”樱桃•枇杷节等活动,以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休闲娱乐体验、特色的民族风情、美丽的低热河谷风光,吸引更多游客自驾游,赏河谷风光、采四季果蔬、尝彝家山菜、住特色民居,带动山区片乡村旅游有新突破,推动全镇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王兴平、李红运等党员示范带动下,本东枇杷、红墙红梨、一品重楼、彝运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镇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依托旅游资源实现经营收入1500万元。今年1至8月,全镇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依托旅游资源实现经营收入1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