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午镇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田园风光,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振兴之路,擘画出一幅乡村文化旅游新画卷。
一是坚持“农业不仅是一亩三分地”,谋划融合发展大文章。子午镇始终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把握楚雄机场建设为子午镇文旅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围绕“农业不仅要增产丰收、更要好看好玩”这一发展目标,在发现、保护、开发、提升乡村价值上寻求突破。在方向上,立足“农业”这一实际,结合“文化”这一特色,把不断提高农文旅产业融合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作为发展方向,确定了“红色文旅小镇、绿色生态骠川、空港经济新区”三大发展定位,锁定发展蓝图;在布局上,坚持以景区的理念谋划全镇,以推进“粮烟轮作、烟油融合”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油菜、万寿菊等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朽红色基因为主线,统筹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补充耕地提质改造等项目,包装上报农村污水治理中央预算内资金、烟草帮扶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稻田养鱼省级示范项目、河道治理以工代赈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的大景区。在建设上,坚持以景点的理念打造村庄,认真落实“典型引路法”,以点串线带面,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造每一个节点,全力打造了万亩油菜花田、云龙红色教育基地、以口夸农民诗歌小镇、爱尔发科普体验基地、白依河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等小景点。
二是遵循“三分建设七分吆喝”,讲好传统农业新故事。通过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两大渠道,用好“专业人”和“年轻人”两支力量,借助诗人、摄影协会、观鸟爱好者等特殊人才,巧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持续加大“子午风光”“子午故事”“子午记忆”“子午生活”宣传推介力度,特别是借助首届骠川油菜花海艺术节的举办,把子午文旅发展的现状和潜力全方位进行宣传推介,油菜花节举办期间,光明日报8天内2次报道子午,楚雄州与中国作协《诗刊》社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推介了子午,楚雄城区各类大屏集中宣传子午,“子午文旅”自媒体账号上线运行,点击量达239.7万人次。“子午油菜花”一度成为网络新名词,登上抖音热搜榜。同时,与楚雄州旅游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开发子午“一日游”,把旅游大巴开进了子午,超过27.3万人次到子午观光打卡,“热度”和“知名度”成为子午举办首届油菜花海艺术节最大的收获。
三是研究“一个到子午的理由”,适应不同客群新需求。紧扣“乡愁”这一主题,围绕“田园观光、庭院休闲、农事体验”三个重点,抓好“农田连片造景、村庄整治提升、农家提档升级、农事参与体验、文化挖掘传承”五项工作,让不同人群都能找到一个到子午的理由。通过持续努力,到云龙接受红色教育、到以口夸追寻乡愁记忆、到油菜花田拍照打卡、带孩子体验春种秋收成为了到子午的新理由。什么是诗歌小镇、虾青素是怎么养成的、白依河的鸟在哪等心中的疑问让更多城里人都想到子午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首届油菜花节期间,平均每天2000余人到子午坝子打卡体验。借助油菜花节,把以口夸通过“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以口夸之约主题诗会”推介到了全国,成为了很多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子午镇将继续结合季节性特点,做好稻田、稻谷、稻鱼三篇文章,组织好系列活动。近期将在以口夸开展一场以“传统古村与热血电竞的碰撞”为主题的电子竞技赛事,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子午。
四是强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先进地区好做法。为避免在同质化竞争中被淘汰,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到陕西、红河、罗平、沙溪、喜洲、土官等地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精准找到自身的差距,不断拓展视野修正工作思路。另一方面,积极邀请院校团队专家教授和策划团队年轻人到田间一线开展工作,省农科院经作所在子午推广了3000亩油菜示范样板,给烟草多元化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子;聘请了文化顾问和荣誉村民,推动了中国农民诗歌小镇的建设,实现了花与诗的激情碰撞。
五是做实“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赋能产业发展有突破。通过油菜花节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花”带来的效益远大于“籽”获得的收益这一理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了普遍共识,更加坚定了规模化推进油菜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推动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实惠,很多运营策划机构也纷纷开始关注子午文旅的发展。同时,子午镇充分利用骠川实业集团这个平台,参与文旅的运营,并整合镇内闲置资源和可开发资源,结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围绕文旅产业发展相关配套,统筹相关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子午镇正围绕把法邑大控摆1400亩补充耕地连片打造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园区的目标和以口夸诗歌小镇建设运营,扎实推进项目策划、包装、争取等相关工作的落实。
下步工作中,子午镇将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全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上王予波省长提出的“七要七不”和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不断打破常规、拓展思路,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扬足优势、补齐短板,坚定不移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走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