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子午坝子,明代为大骠里,故名骠川坝子。历经千百年彝、白、汉等民族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骠川文化,沉甸在坝子的村村寨寨里,褶褶生辉。如以口夸村向天坟为代表的彝族土著文化,以碌摩神石为代表的土主文化,以 “安南古镇”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以 “王家祠堂”为代表的宗祠文化,如以口村为代表的古代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以坝子文昌帝君庙和各村祠堂为依托的江淮中原耕读文化,还有唱花灯、弹洞泾、耍龙、舞狮、骑小红马,众多民俗无不在这里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沁人心脾。
子午是骠川花灯发源地,素有 “花灯之乡”的美誉,子午花灯演绎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云南地方小调十分盛行,小调与地方民族舞蹈相互交融,催生了云南花灯的出现。乾隆至同治以前,云南花灯基本形成。
清道光35年(1855年),骠川坝子 以口夸村的花灯演出活动开始有历史记载。在整个骠川坝子,每年逢春节、庙会、祭祖等活动,就会看到有骠川花灯活动的影子。子午以口夸村正月初八太平灯会开场,正月初二的开灯仪式,必演花灯《凤阳花鼓》。正月初八太平灯会,初七日晚到土主庙向土主老爷贺寿请灯神,初八举行太平灯会,晚间收灯送灯神,压轴戏必演花灯《大王操兵》。子午莫苴旧村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办唱花灯、耍狮子、骑小红马活动。
正月十二请灯神,正月十四贺狮子,晚间要在王家祠堂古戏楼上表演骑小红马并上演传统花灯剧目《渔家乐》,待演出完毕后送灯神。子午茨龙美村每年正月初七要到小骠坝子者马邑土主庙接段大老爷前来刀山会镇会,正月初九举行刀山圣会,收灯送灯神,要在土主庙里唱上一天的花灯。
骠川花灯戏曲歌舞流行以来,历久弥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骠川花灯与时俱进,编排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曲目。骠川花灯保持了原生态的风貌,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接地气。《喜中缘》《乡长搬石》《恢复重建谱新篇》《春游骠川》《文明城市民共建》等一批花灯节目备受老百姓喜爱。
2014年12月,楚雄市子午镇骠川花灯协会成立,制定了会员章程,成立了协会党支部,《骠川花灯》被申报为楚雄市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协会成立五年以来,得到了州文化馆、州文化局、州市非遗中心及子午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骠川坝子广大花灯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使骠川花灯传承协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协会通过开展花灯培训、参加文艺展演等形式开展花灯传承活动,使群众的参与面越来越广,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通过持续开展花灯表演艺术活动,一批花灯表演新秀脱颖而出。协会成立五年来,全体会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用激情和智慧浇灌出了一朵朵鲜艳的花灯之花。五年来,协会参加各种展演活动60余场,参加省州市举办的各类非遗活动展演10余场。
2016年搜集出版了花灯专辑 《骠川花灯荟萃卷二》,为骠川花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化成果基础。
2017年应邀参加了香港回归30年文艺展演,获得一二三等奖。
2018年,应邀参加非遗印象北京大汇演获得优秀奖。楚雄子午骠川花灯开始走出骠川坝子,走进楚雄,走出云南,登山国家级戏曲大舞台,提振了协会精神,展示了彝州花灯风采,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抹上了浓重的一笔,也为骠川花灯百年的发展史烙上了光辉的一页。
艳阳高照碧连天,又将山花烂漫时。歌舞升平庆盛世,心逢喜事精神爽。
2019年1月29日下午2时,楚雄市子午镇莫苴旧村热闹非凡,子午镇骠川花灯传承协会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暨创建楚雄文明城市专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大会在会长杨天学和副会长王启发的主持下开得有声有色。楚雄州市文化部门领导莅临现场观看了骠川花灯传承协会和姚安农民戏剧家协会的花灯同台演出。姚安花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历史悠久,江淮中原文化韵味十足。在庆祝大会上,姚安农艺协会在会长赵章才的带领下,其表演的姚安传统花灯《美好生活展未来》、姚安小邑拉花《走进新时代》、姚安坝子腔《梦想成真凯歌扬》、姚安梅葛芦笙舞彝剧《老来乐》、姚安莲花落《引领新时代》给楚雄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精湛的艺术表演令人叹服。子午骠川花灯传承协会表演的花灯《美好生活展未来》、《文明城市民共建》等节目具有浓郁的骠川坝子乡土气息,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极高,更让人感动的是会员们愿意为花灯付诸一生心血的那份沉甸甸的痴心。 骠川花灯传承协会一路走来,必将在骠川这块钟灵毓秀之地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