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过口乡以实施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战略为统领,积极探索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新模式,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建设“智慧乡村”为目标,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大数据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在农业发展、产业集聚、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大过口乡政务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结婚证
统筹协调,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大过口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统筹推进制定《大过口乡数字乡村发展工作方案》,形成“党委、政府主导,乡级站所指导,各村协同推进”的数字乡村建设联动工作机制。

大过口乡利用公共智慧广播举行防灾应急演练
试点先行,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以楚雄市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有效利用大益鸡村彝绣山闲置猪圈,搭建“一猪一码”智慧养殖平台,打造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彝绣山生态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电商+基地”的产业链,依托“云岭先锋APP”搭建“一猪一码”智慧养殖平台实现生态黑猪成长过程可溯源,实现“智慧化、科学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本地生态黑猪,打造“彝乡生态黑猪”绿色品牌,由合作社带动农户标准化养殖生态黑猪,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实现样板带动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

大过口乡彝绣山生态黑猪养殖
强化服务,让群众收获更多幸福感。2021年10月,挂牌成立大过口乡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局及政务服务中心,高效承接省州市下放的40项行政许可事项、217项行政处罚事项和6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村级政务服务站点平台建设,将原由乡级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在家门口办理。依托中国移动云视讯平台建成乡村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乡级会议直接开到村,依托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和云南省政务服务网,积极推广线上办公和线上办事,有效提升镇村工作效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大过口乡举办农村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培训
夯实基础,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依托楚雄市公共应急智慧广播平台建设项目,全乡安装应急广播大喇叭217组868个,建成乡村两级播控平台10个,惠及206个小组4578户16290人,实现全乡应急智慧广播全覆盖,在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基层群众提供多元化、全覆盖、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凝聚民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大过口乡“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点
激发潜能,培育农村电商新业态。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牢牢抓住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坚持“党建引领、行业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电商帮扶工作机制,采取“电商+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建立线上线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按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定位,打造从种子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全力推动电商直播助力本地企业销售农特产品,加快农产品变商品步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大过口乡通过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百米”。今年1至8月,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平台办结为民服务事项5618件,应急广播平台播发汉彝双语宣传信息3000多条次,有力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通过农产品溯源平台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态黑猪,带动农民增收160万元。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特色农产品搭上了“数字快车”,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07.2万元,促农增收3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