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镇是楚雄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州唯一一个一类乡镇。辖区面积372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5.8万人。近年来,鹿城镇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配套,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强化区域中心地位,增强城市吸引力,城市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推进党的建设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成289个党支部达标创建,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9个,有2个社区党总支被命名为“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支部”,上级表彰党员、党务工作者23名、基层党组织12个、“威楚先锋村(社区)”5个。大力推行城市党建“1234+N”“三网融合”“社区吹哨、单位报到”、红色物业等社会治理新模式,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水平,为中心城镇建设提供工作示范。认真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培养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325名,培养农村致富先锋113名、青年人才68名,回引农村优秀人才14名,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履职能力持续加强,为推动中心城镇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老旧小区提升改造107个,提升背街小巷65条、总长2.63万米,修复路面20余万平方米,提升改造15个农贸市场,投入359.8万元建成临时停车场8.5万平方米,常态化整治“两违”建筑,加快推进健康步道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投资5600万元完成14个水利建设项目,投资3978.5万元建设通村组道路和“四好农村路”175.4公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791户,完成2472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897个垃圾池和一批供水、电力、垃圾收运等项目,农村发展基础有效夯实,为楚雄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力量。
推进产业发展协同互补。建筑建材、卷烟辅料、商贸旅游、特色种植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93.25亿元,占全镇总产值的86.2%,商贸服务业比重提高2.98个百分点。工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镇工商企业(含个体户)达18360户,上缴国家税金4.92亿元,增长5.2%。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00万公斤以上,累计实现烟农收入5000多万元,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153户。汽配物流、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速。开展安置小区建设项目44个,其中开展宗地安置21个、启动新型楼房安置23个。富民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万家坝汪尹村海鲜批发市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镇2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318户115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吉乐、新村、山嘴子3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民生重点支出累计达到19.43亿元,年均增长9.1%。社区服务更加完善,办理为民服务事项7.35万件,服务群众23万人次。投资1.2亿元实施鹿城镇初级中学一、二期提升改造工程,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和公共卫生管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6万余人。
近年来,鹿城镇围绕“楚雄核心·幸福鹿城”的总体定位,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加快推进美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城市文化传承保护。蝉联“中国西部百强镇”和“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栗子园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学桥街社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