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镇共有11个专职基层调解员,基层调解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以“拉家常、话家事”的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让“枫”景这边独好。

近年来,中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认真继承并发扬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群众服务好“最后一公里”,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多元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红色网格”助力源头防范,下好矛盾排查“先手棋”。
坚持预防为主、化解为先原则,将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融合,延伸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目前全镇11个村266个村民小组全部划分网格,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体系,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及时分析研判,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级管控;针对农村婚姻家庭纠纷等此类因隐秘性较强而不易提早发现的情况,充分发挥“党建带妇建”优势,深入挖掘巾帼志愿者、妇女代表加入网格员队伍,切实做到人在格中走、纠纷“格”里清。
——“红色阵地”凝聚共治力量,构建多元化解“大格局”。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站所联动、人民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法庭等职能部门力量,将司法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同时建强基层阵地“堡垒”,将各村党群服务中心从基层治理“末梢”变为集纠纷调解、法律服务、民意收集为一体的为民“前哨”,依托“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围绕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重点领域进行积极调处,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奠定坚实组织保障。
“红色文化”赋能普法教育,唱响文明法治“新序曲”。立足自身红色文化资源优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普法宣传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有机结合,引导群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合法维护自身利益,从源头上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全力营造人人遵法守法、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