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路径,创新开展以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主题的“三访三促”代表行动,让服务群众工作“零距离”。
——访企业促发展,提供经济发展“答题思路”
依托157个人大代表“家、站、室”及4个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人大代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聚焦要素保障、法治营商环境和诚信政府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分别以新质生产力、产业转型升级、商圈提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代表走访调研辖区企业,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存在困难问题,收集当前行业堵点、难点,及时反馈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诉求和建议。2023年以来,全市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辖区企业220户,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形成推动楚雄市绿色硅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研究等调研报告7份,供市委决策参考,80余个困难问题交“一府两院”办理,找准共同推动全市经济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答题思路。
——访乡村促振兴,提供农村发展“解题技巧”
围绕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组织代表深入乡村深入开展“三动员”活动,即动员群众培育特色产业,帮助群众发展增收致富项目促增收;动员群众支持和配合村组制定改善人居环境等村规民约,用“带头干、动手做我示范”的方式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员群众讲风尚、约束家庭树新风、立足岗位创新风、服务社会扬新风,自觉在破除陈规陋习、约束大操大办、减轻请客负担、抵制封建迷信、带头孝老敬亲、促进邻里团结等方面为群众做出学习的榜样,争做移风易俗的示范者。2023年以来,1080名各级人大代表助力制定村规民约620个,各级人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视察检查调研30余次,“三街镇茶叶产业代表工作站、东华镇枇杷产业代表工作站”等19个特色产业代表工作站引领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作用凸显,“人大代表在行动”的点点滴滴,绘就了一幅幅代表依法履职、奋发有为的生动画卷。
——访社区促文明,提供基层治理“加分规则”
积极探索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根据代表所在选区、工作单位等实际情况,将1080名三级人大代表划分进16个“大网格”、76个“小网格”,定期组织代表深入网格开展活动,定期举办“亲情下午茶”“板凳会”,努力实现问题“格”中提,事情“格”中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制定每月志愿服务计划,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普法宣传、调解矛盾、守护健康等活动,打造了“中心工作代表助力”“难点问题代表议事”“暖心实事代表帮”等代表工作品牌,联系群众“全天候”,服务群众“不打烊”、接待群众“不断档”、解决诉求“不搁置”成为常态。2023年以来,共组织300余名代表开展了“爱心义诊暖人心”“用爱守护夕阳红”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40余场次,受益群众1200余人,黄草工业园道路硬化等等关乎民生的大小问题100余件得到有效解决,人大助推基层治理作用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