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盘活”土地存量破解土地难题

发表时间:2023-08-18 08:08 信息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行“标准地”改革,实施“增减挂钩”“增存挂钩”,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存量低效”用地的盘活力度,实现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探索出一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径。202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16个县(市)区、云南省2个县(市)之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及1000 亩的标准奖励用地计划指标。

——严守用地标准,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进一步规范提升全市土地利用质效。“十三五”期间,楚雄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合计5481亩,积极争取省、州计划指标支持,共获批建设用地11个批次6个单独选址项目,面积7706亩;供应建设用地402宗,面积14174.1525 亩。有效保障宇泽半导体、晶科新能源等光伏及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云南麻业、芙雅等生物产业,滇中引水工程、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白衣河水库、东南绕城高速等251个项目如期开工,楚姚高速等60个项目顺利竣工,百亿级项目招商落地实现重大突破。

——盘活土地存量,破解土地批而未供难题。通过政策处理一批、盘活核销一批、土地供应一批“三个一批”等措施,不断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实现余额总量逐年下降。2020年,楚雄市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841.23亩,完成省级下达处置任务数的104.34%;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达7.46%,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居全州第一。

——破解供需矛盾,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全市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4438.36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易地扶贫搬迁示范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拆旧区土地复垦等项目6个,建设规模16444亩,新增耕地2402亩。2020年末,楚雄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5万亩,耕地保有量79.25万亩,均高于州人民政府下达楚雄市57.48万亩和76.54万亩的目标任务。

——强化利用分析,加大批次用地报批力度。研究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用地报批工作有序推进。“十三五” 期间,楚雄市获得省自然资源厅批准2019年第四批城市批次项目农用地征转用1件,面积288.99 亩,获得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楚雄市2019年第三批、第四批、第七批城市建设项目农用地征转用批复,面积815.15亩;成功组织实施楚雄市2020年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城市建设项目报件城市批次4个,面积1836.62 亩。

——深化审批改革,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落地。率先成立云南省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开通重大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十三五”期间,全市保障111个重点项目4928.15亩用地,筹措9850万元资金开展楚雄民用机场、楚景高速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投资14.34亿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投资7.51亿元实施115个城镇老旧小区、23个农贸市场和16个城中村改造。在楚雄州“四个一百”项目推进落实中,保障用地52个,保障率达80%;在全省415个“落地难”重大建设项目中,保障用地10个,保障率达90%。

——严格供后监管,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采取更加严格、更加规范的土地动态巡查监管制度,2020年跟踪巡查监管已供地建设项目389个,跟踪监管800余次,及时提醒督促纠正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14个。2020年,楚雄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跟踪监管率、宗地界址点坐标系统填报率、动态巡查率、预警信息处置率“四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