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成果,探索资源筹措机制,共青团楚雄市委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创新启动“圆梦微心愿”项目,深入实施“四个工程”,着力打造常态化开展、长期坚持、具有稳定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品牌,用“微心愿”守护“微梦想”,以“小举动”汇聚“大能量”,切实帮助青年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是实施“暖心工程”,传递组织“温度”。坚持党建示范引领,创新和拓展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新路径,深入实施“暖心工程”,把“圆梦微心愿”作为开展青少年关爱行动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党的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微心愿”活动宣传30余场次。引导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关心贫困山区青少年成长,汇聚强大正能量,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凝聚和整合社会资源力量作用,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200余人,常态长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坚持到一线送温暖,传递组织温度,增强山区青少年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启航工程”,托起梦想“高度”。从山区农村青少年成长实际出发,深入实施“启航工程”,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以爱心和善举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关注其未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树立以知识引领成长的理念,加大“微心愿”征集力度和频次。截至目前,累计征集“微心愿”1100余个,充分掌握青少年的所求所盼,对名著、读物、书画、体育用品等开展多渠道宣传认领,开展爱心公益认领3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搭建起公益企业、爱心人士与贫困青少年之间的桥梁。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青少年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新模式,引导公益企业、爱心人士开展社会帮扶,动员山区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教育,拓展思维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追逐梦想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实施“筑梦工程”,彰显关怀“力度”。深入开展走访调研,了解山区贫困青少年学生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通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微心愿服务,并实地开展爱心物资发放,切实把党和社会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信心、搭建梦想垒台。深入实施“圆梦微心愿,守护微梦想”行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对全市山区贫困青少年学生实施常态化联系服务,积极拓展工作新路径、新举措、新办法,打造微心愿志愿服务领航品牌,提升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工作质效和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累计走访慰问青少年学生60余户,收到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爱心物资2万余元,帮助青少年学生实现“微心愿”200余个,“圆梦微心愿”项目逐步成为共青团服务社会的一张靓丽“名片”。
四是实施“阳光工程”,提升监督“明度”。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严格遵守公益募捐相关管理制度和财经纪律,深入实施“阳光工程”,着力提升圆梦微心愿行动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内容公开、心愿清单公开、资金使用公开、发放过程公开,让微心愿在阳光下点亮并绽放光彩。同时,把圆梦微心愿各项工作纳入共青团楚雄市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面从严治团等范畴一体推进、联动推进,为圆梦微心愿、守护微梦想打造清朗空间、安全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