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支作风好、能力强的团干部队伍,共青团楚雄市委员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村“两委”换届、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探索“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全面从严锻造基层团干部队伍,建强改革引擎。
一是坚持一个标准。在基层团干部选拔上,楚雄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政治要求贯穿团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各方面,把忠诚于党和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青年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15个乡镇团委书记均由乡镇党委委员兼任,154个村(社区)团总支书记全部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其中132名为村(社区)党总支委员,以党性修养擦亮团干部的忠诚底色,把稳团建政治风向标,打造组织放心、群众满意、青年服气的团干队伍。
二是建好两支队伍。打造“1+N”模式,通过严格选拔、科学管理、灵活使用,建强专职、兼职两支团干部队伍。“1+N”拓宽来源渠道。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和团组织选拔固有模式,通过党组织推荐、团组织发现、团干部自荐的方式,不拘一格选用基层团干部。在村“两委”换届中,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推荐24名优秀青年担任村团总支书记,团市委推荐98名优秀人才到村任职,32名兼职团干部通过自荐比选进入团干部队伍。明确“1+N”团干职责。要求团干部扎实掌握基础团务,保持“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做到既学理论、铸信仰、强党性,也悟理念、练业务、强能力,不断练就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担起激励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城市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职责。
三是抓住三个关键。认真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要求。照市委组织部制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大比拼”基层党建考核,用党建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团的建设,推动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通过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作用发挥、带制度建设、带队伍建设,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基层团建工作格局。强化团组织建设。在巩固加强党政机关、学校、乡镇、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团的组织覆盖的同时,团市委持续扩大在“两新”组织等领域的覆盖面,目前,社会领域团组织达781个,对团员青年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改革以来,团市委不断扩大组织触角,依托新建成的党群活动中心建立流动团员服务站和青年活动阵地,在青少年较多的领域建立基层团组织和团的活动阵地,将服务于创新创业工作的启迪K栈内的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配备工作力量,指导入驻K栈且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团组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创业青年的指导和服务。激发团干部干事活力。坚持从严管理团干部,严格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且规定年度工作评价结果区分等次并向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反馈,评价结果与评先树优、选拔任用挂钩,进一步激发团干部比学赶超热情。
四是优化四个结构。在优化知识结构上做“加法”。在村“两委”换届中,通过法定程序将村“两委”中35岁以下的大学生选拔为村团总支书记,将西部计划项目志愿者全部聘用为兼职团干部,着力提升团干部知识水平。在优化年龄结构上做“减法。抓好团干部流转,大力选用年轻人,逐步实现团干部年轻化,配齐团市委领导班子,选调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团市委机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求有经验、有资历、作风踏实的老团干开展好“传帮带”,团市委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从42.7岁降至28.5岁,合理安排使用各年龄段的优秀干部。在优化能力结构上做“乘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青年大学习”为抓手,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主题团课、学习交流、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团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党章党规,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优化作风结构上做“除法”。对照《团章》《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共青团中央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等团内规章,坚持严字当头,督促各级团干部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安身立命的“压舱石”。切实用好谈话提醒、通报批评、督导检查等手段,引导团干部把讲政治、守纪律作为履职之魂、安身之纲、立命之要。督促团员青年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把从严要求贯穿团干部选用全过程,从严审核把关、从严加强监督、从严追究责任,以团干队伍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五是健全五项机制。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工作为抓手,制定实施《楚雄团市委机关公务员日常考核实施细则》,将团干部考核与绩效评定发放相结合,树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也不一样”的导向,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巡察监督内容并形成长效机制,以巡促建,以巡促改,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把“软要求”变成“硬约束”。健全考核机制。修改完善《楚雄市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发展激励机制。结合推优工作,将基层团干部全部推荐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将村(社区)团总支书记作为党总支书记培养对象,乡镇团委副书记作为副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畅通团干部成长通道。健全双向推优机制。注重面向基层一线,常态化开展团市委向组织部推荐团的优秀基层工作骨干、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年轻干部数量,提升干部队伍的质量,让党的干部队伍“活了起来”,使团的岗位逐渐成为优秀年轻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培养群众工作作风、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同时,将基层党组织优秀年轻人才列入团的机关“专、挂、兼”干部队伍,把创新理念带进团的工作,使团的干部队伍更接地气,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2021年推荐提拔优秀年轻干部20名,其中30岁以下10名。
目前,楚雄市专兼职团干部1053人,较改革前增加12人,基层团干部平均年龄30.2岁,较改革前年轻2.7岁。团市委机关干部平均年龄28.5岁,较改革前年轻12.5岁,本科以上学历6人,占比100%。向党组织推荐后备干部54名,党组织储备团的后备干部31名。列出基层团建重点项目清单,强化目标导向督促团干部履职尽责,打造了一支有能力、有热情、有活力、有创新的基层团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