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抓好我镇森林草原火灾的扑救,使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和《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落实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的有关物资储备
(一)扑火工具:专业防火服20套,风力灭火机7台,风水灭火机2台,动力灭火水枪8台,油锯2台,铁耙58把,2号工具170把,砍刀10把,斧子5把,10公斤消防水桶72只,消防水车1辆;各村(社区)各储备风力灭火机1台,风水灭火机1台,2号工具30把,砍刀10把,10公斤消防水桶20只。
(二)通讯器材:无线电对讲机7部,各村(社区)电话保证畅通。
(三)运输车辆:防火期间镇属机关站所车辆及森林消防水车在发生火灾时保证车辆投入使用,同时租用2至5 辆社会车辆用于运送人员、物资。
(四)镇政府机关、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储备100人份食品、饮用水、电筒。
二、扑火报告制
群众发现火情应及时汇报村(社区)或拨打镇防火办公室电话: 3876015、3876002,各村(社区)应及时向镇防火办汇报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及火灾情况,并及时组织力量扑火,不得隐瞒不报。
三、扑火队伍的组织及调动指挥
(一)成立紫溪镇机关扑火应急分队40人,镇党委书记张林颖、镇长刘应文任总指挥长,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和伟刚任副总指挥长,分管副镇长李宗海任现场指挥长,负责镇机关应急分队的扑火指挥、现场扑火人员调度工作,镇党委副书记李臻瑢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二)全镇8个村(社区)成立以青壮年为主的义务扑火队,每村(社区)不少于30人,每小组不少于10人,由村(社区)主任统一调度指挥。
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总体以属地森林草原防火领导小组指挥为主的原则,发生危险性较大的森林草原火灾,镇、村领导必须迅速赶赴火场负责指挥,确定一名有扑火经验的领导为总指挥,并按照“安全第一、集中优势兵力、灵活机动、主客观一致、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原则,由前线扑火指挥部负责对各种扑火队伍和参与扑火的全体人员统一组织指挥调度,防止多头指挥和无人指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扑火组织
总指挥长:张林颖(紫溪镇党委书记)、刘应文(紫溪镇人民政府镇长)负责全镇森林火灾指挥。
副总指挥长:和伟刚(紫溪镇人大主席)负责森林火灾现场调度、指挥。
现场指挥长:李宗海(紫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负责火灾现场调度各村(社区)扑火人员、扑火工具和必要的物资,组织调动各村扑火人员,指挥镇应急分队。
后勤保障组:紫溪镇党委副书记李臻瑢任组长,由镇党政办、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卫生院组成。负责做好扑火人员食物、饮用水等物资运送,车辆、人员调度及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相关工作。
技术治安组:由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派出所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扑火的科学性、安全性处理,配合楚雄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依法查处森林草原火灾案件。
通讯联络组:由镇党政办、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负责,确保火情信息畅通,优先传送。
五、扑火方案制定
火灾发生后,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召集指挥部人员,根据森林火灾的种类、地势、风力、风向和可燃物载量等因素,因人、因地、因火研究制定扑火方案,确定是直接扑打、从什么地方突破及需要多少人力等扑火措施。
六、扑救火灾的基本组织方式与方法
(一)组织方式:要达到在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中高效、快速、安全的目的,扑火队伍如何编组是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我镇地形复杂的实际,扑火队伍按10-30人一个队编排,并指定有经验的人带队,有条件的每个队要配备一部手持对讲机,要设一名火情观察员,对地势复杂的地区选择至高点进行火情观察,以便随时掌握火情变化。
(二)扑火的基本方法:
1.因条件受限,现普遍使用的方法有:手持工具灭火法,开设防火线阻隔等。
2.地表火的扑灭方法:在火势较弱地区打开口子,逐渐扑灭火灾,采用扑打、土掩、水浇、以火灭火等方法扑救。
3.树冠火的扑火方法:一是采用开设防火隔离带;二是组织人员选择有利地形,实施点倒火和迎头火进行以火灭火。
4.上坡火和下坡火的扑灭法:一是在火头前方开设隔离带进行控制;二是利用箐沟、小路、便道和防火隔离带为依托点燃迎头火;三是等待时机,消灭火尾两翼,控制住头火两则,待发展成下坡火再予扑灭。
5.火灾扑灭后的处理:清理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必须将余火彻底扑灭,并留人看守一直到无重新燃烧的危险为止。
七、扑火中的安全措施
(一)在扑火中严禁中小学生、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弱、病、残者直接参加扑火。
(二)扑火时,不能迎着火头打火,应从侧面打火。
(三)扑火时,一定先要选择退路,保证扑火失败能安全撤出。
八、火灾情况调查
采取边扑救森林火灾边开展火灾案件调查,森林火灾扑灭后,应即时进行火场调查,调查森林火灾面私,损失情况等。
紫溪镇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