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6-/2021-0518002 信息分类: 统计分析及解读
发文日期: 2021-05-18
发布机构: 楚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称: 党辉照亮威楚 逐梦全面小康
号:

党辉照亮威楚 逐梦全面小康

发表时间:2021-05-18
字体:[    ]

——建党百年楚雄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建党以来,楚雄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寻求真理、人民幸福,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1953年楚雄市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驶上快车道;“十五”规划至今,楚雄市抢抓重大战略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绩,开创了楚雄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群众受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族团结稳定的新时期。

一、经济发展成就瞩目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1952年楚雄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14亿元,1982年首次突破1亿元。2020年达到485.14亿元,是1952年的3465倍,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952年的326倍、51839倍和16361倍,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综合实力在全省129个县中排名第9位。1952年,楚雄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1.19%,2020年达到1.98%,增加了0.79个百分点。

(二)增长速度长期领先。从“十五”规划至今,楚雄市经济增长迅猛,绝大多数年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水平。“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楚雄市GDP年均增长率比全省分别高1.7个、1.9个、8.1个、0.4个百分点,其中“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率达19.2%,为历史上五年计划完成之最。

二、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一)交通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建党初期,楚雄市土路蜿蜒崎岖,牛车马车便是主要交通工具。2020年末,辖区公路总里程6742千米(包括乡村公路),其中,省道公路74千米,县道公路1110千米,乡道1136千米,村道4417千米,专用公路5千米。县道硬化里程1110千米,硬化率100%;乡道硬化里程1136千米,硬化率100%;村道硬化里程779千米,硬化率17.63%。乡镇通班车率达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100%(含居委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册数3635户。全市道路客运班车367辆,道路客运线路51条,其中,跨省线路1条,跨地市线路20条,跨县线路17条,市内线路13条。全市农村客运线路13条,平均日发班次55.5班次,农村客运车辆64辆1271个座位。城市公共交通公交车辆533辆,运行线路30条,公交车辆停站点312个。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6628万人千米,货运周转量24.91亿吨千米。原楚雄火车站1999年9月投入使用,2018年7月,随着昆楚大铁路的开通运行,新楚雄站投入使用,铁路运输实现新跨越,使人们更加享受到了交通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二)电力、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建党初期,楚雄市电力、通讯还未起步。如今,楚雄市处于滇中主电网覆盖之下,是云电东送的重要基地,2020年末有110千伏变电站7座,容量达55.4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425.07千米;35千伏变电站15座,容量达15.04万千伏安,输电线路302.61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达3818.78千米;通电覆盖率达100%。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5.13亿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1.51万部,固定电话普及率2.5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3.68万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22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2.87万户。4G网络全覆盖,首批5G基站投入使用,完成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

(三)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建党初期,楚雄市农田水利建设十分薄弱,境内仅有一些山塘和溪河水坝。到2020年楚雄市累计注册登记大中小型水库242座,全市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同时加大河道治理、山区“五小”水利、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力度,提高了抗御洪旱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城镇建设布局优化。建党初期,楚雄建成区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万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五”以来,楚雄市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城镇扩容提质和开发区建设,成功地进行了旧城改造和新城拓展。到2019年末楚雄市建成区面积达49.7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2.8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16%,城市道路总长285.35公里、面积6.11平方公里,公园绿地面积4.83平方公里。

三、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一)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20年楚雄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313元,是1981年(361元)的111.67倍,年均增长13%;2020年楚雄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51元,是1952年(25元)的550.04倍,年均增长10%。居民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楚雄市坚持以最高政治站位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2013年至2020年楚雄市9310户3575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1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2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2016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47亿元,投入农业农村全口径资金61.51亿元。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12.08%下降到2020年的0%,绝对贫困在楚雄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实现历史性的消除。2020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93元,是2015年2949元的4.4倍,年均增长35%,增速快于同期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个百分点。

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楚雄市曾经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楚雄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由1952年的87.9%下降到2020年的8.3%,减少了7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最高为1993年71.2%,2020年为50.2%;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从1952年的8.7%增加到2020年的41.5%,提高32.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自1989年形成“二、三、一” 新格局,打破了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2年楚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万元,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到分税制改革前的199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0.93亿元,是1952年的1162.5倍,年均增长19%。1993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十一五”时期,财政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24%,增速创历史新高。2020年财政收入26.17亿元,是1952年的32711倍,年均增长17%。

(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三张牌。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支柱产业提质为目标,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建筑建材2个传统产业。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以产城融合为载体,大力发展以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现代物流快速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迅猛,实体商业加快转型升级。四是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持续推进半山酒店、特色小镇、特色民宿建设,支持发展农业观光游、民俗体验游、休闲养生游,着力打造彝族文化大观园。楚雄市入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成功创建为云南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紫溪彝村、太阳历文化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81万人次,海外旅游者4292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2.01亿元。

(四)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壮大。近年来,楚雄市厚植农业发展基础,在不断提升粮食、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紧紧围绕核桃、魔芋、野生菌、茶花、微藻、山猪火腿等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优化特色农业结构布局,多形式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优势农业发展。2020年,楚雄市实现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5.8%,“十三五”时期高原特色农业年均增长10.8%,比“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6.6%提高4.2个百分点。2020年,楚雄市被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

100年风雨砥砺前行,楚雄市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差距较大仍然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楚雄市的昨天已经写在了前进和奋进的史册上,楚雄市的今天正在伟大的人民手中创造,楚雄市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